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多个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作为新的共享经济形式,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一类按需服务平台提高了城市系统运行效率。在滴滴出行平台推行的业务中,快车服务和专车服务模式占据主要市场,平台将根据市场供需动态变化,实行峰时定价,以提高接单率、缩短乘客(司机)等待时问。那么,滴滴平台应该如何制定快车-专车定价,以协调快车-专车出行服务模式的供需匹配、提高平台自身利润?此外,平台作为连接司机和乘客的双边服务平台,为不同乘客提供不同质量的出行服务。乘客将依据自身的效用与出行偏好选择最适合的出行模式,而司机将根据不同服务模式的定价、车型、每日运营时间等选择是否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基于此,本文以垄断打车平台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网约车司机的行为模式,从平台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讨论运营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快车与专车的定价机制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拥挤效应对双边市场上群体规模的影响。
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
1)根据消费者的出行模式选择以及司机的服务模式选择,构建快车与专车两种出行模式下的消费者出行成本函数、司机的收益函数,建立交通系统中的均衡模型,分析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和司机的供需匹配关系。
2)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讨论消费者同质和消费者异质情况下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数值算例进行结果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网约车平台的定价策略给出建议。
3)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研究参数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等目标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同质时,平台快车与专车乘客的收费随着乘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专车司机的注册费增加时,平台需设定较高的专车价格抵消司机不断增长的成本,同时应降低快车的价格刺激需求:当固定薪酬支付比率增加时,兼职司机倾向于选择收益高的专车,平台需增加快车司机的薪酬、降低专车司机的薪酬保证快车服务的存在性。当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程度增加时,一些急需出行的乘客会选择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为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的均衡,通过增加快车价格提升快车司机的收入,促使部分乘客转向快车模式。在专车系统方面,通过降低专车价格促使专车司机提供快车服务。消费者异质时,平台快车与专车乘客的收费以及乘客敏感系数临界点随着乘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专车司机注册费逐渐增加时,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系数临界点呈上升趋势,平台通过加价的方式降低乘客等待时间。当固定薪酬支付比率增加时,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系数临界点呈下降趋势,兼职司机同样会选择收益高的专车,平台需增加快车司机的薪酬、降低专车司机的薪酬保证快车服务的存在性。
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
1)根据消费者的出行模式选择以及司机的服务模式选择,构建快车与专车两种出行模式下的消费者出行成本函数、司机的收益函数,建立交通系统中的均衡模型,分析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和司机的供需匹配关系。
2)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讨论消费者同质和消费者异质情况下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数值算例进行结果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网约车平台的定价策略给出建议。
3)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研究参数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等目标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同质时,平台快车与专车乘客的收费随着乘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专车司机的注册费增加时,平台需设定较高的专车价格抵消司机不断增长的成本,同时应降低快车的价格刺激需求:当固定薪酬支付比率增加时,兼职司机倾向于选择收益高的专车,平台需增加快车司机的薪酬、降低专车司机的薪酬保证快车服务的存在性。当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程度增加时,一些急需出行的乘客会选择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为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的均衡,通过增加快车价格提升快车司机的收入,促使部分乘客转向快车模式。在专车系统方面,通过降低专车价格促使专车司机提供快车服务。消费者异质时,平台快车与专车乘客的收费以及乘客敏感系数临界点随着乘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专车司机注册费逐渐增加时,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系数临界点呈上升趋势,平台通过加价的方式降低乘客等待时间。当固定薪酬支付比率增加时,乘客对于等待时间的敏感系数临界点呈下降趋势,兼职司机同样会选择收益高的专车,平台需增加快车司机的薪酬、降低专车司机的薪酬保证快车服务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