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1996-2015年我国狂犬病疫情变化特征、不同流行区域疫情变化趋势以及2011-2015年我国狂犬病地理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我国狂犬疫情变化趋势,预测狂犬病的蔓延方向。2)丰富我国狂犬病病毒种群数据,完善我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N和G基因全序种系发生关系,了解我国狂犬病病毒的分子进化特征。3)研究我国不同省区狂犬病病毒种群流行情况,明确交叉种群,探讨狂犬病病毒种群多样性及其不同来源。方法:1)狂犬病疫情数据资料的下载、整理与分析。2)检测疑似狂犬病病例或动物的脑组织标本和液体标本,确定阳性标本,扩增阳性标本N、G基因片段并完成测序。3)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有中国狂犬病流行株(不包括疫苗株)的N、G基因和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中国狂犬病流行毒株基因数据库。4)通过ATGC、Clustal X、BioEdit等软件对新测阳性标本的序列进行序列的整理和分析。根据目前所有N、G基因序列库,分别构建中国N和G基因种系发生树。引用部分中国、世界毒株与内蒙古现有毒株构建G基因种系发生树。结果:1)2007年以后,全国狂犬疫情逐年缓解,2014年、2015年我国报告狂犬病例数已低于千例。2)近五年,我国南部狂犬病流行重灾区的狂犬病例数下降明显,然而,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狂犬病例数却呈增加趋势。3)目前,我国狂犬疫区呈现全国蔓延的局面。4)ChinaⅠ群是我国狂犬病病毒种群中的优势种群,在我国25个省份广泛流行。本研究检测确定的毒株也全部属于ChinaⅠ毒株群。5)在我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存在多种群狂犬病病毒的流行。6)我国内蒙古的狂犬病标本来源于犬、牛、奶牛、绵羊、红狐、狐狸等动物,病毒种属归于ChinaⅠ、ChinaⅢ、ChinaⅣ等病毒种群。结论:1)我国不同地域的狂犬疫情存在升降差别,但我国狂犬疫情总体控制态势良好。2)我国的狂犬病疫区已经遍布大陆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加强各省份尤其是相邻省份间的合作对于有效控制狂犬病的传播具有现实意义。3)我国不同地域分布的狂犬病病毒种群繁多,且存在交叉流行、相互竞争及共同存在的现象。明确病毒种群的归属及流行特征对于分析狂犬病在我国的进化特征研究具有指导意义。4)狂犬病的传染源多种多样,不仅包括野生动物还溢出到家养动物中。严密监测狂犬疫情变化并加强暴露后处置强度可加强狂犬病的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