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