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超越——陆九渊心学进路的构建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如理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心”,挖掘陆九渊哲学体系中超越之心的深层含义。  陆九渊本心之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家学、时代、理论背景。陆九渊生于书香之家,良好的环境使他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来源上有了一个高起点、高理解;南宋的内忧外患使他思考如何转变读书人对待知识的态度;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的论述蔚为大观,其中孟子的道德心,佛学的本体心等理论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向着陆学的构建,而陆九渊与朱熹的学术争辩最终促成了陆九渊哲学的趋向成熟。  陆九渊继续孟子哲学对心性理论的探讨,更为具体而明确地规定了“心”的内涵和属性,深化本心概念,以本心为核心,建构起“本心—事理—本心”的心学体系。陆九渊反对著书立说,著述颇少,所以理解陆学中的重要范畴就必须放在其整个思想发展的历程中。“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心即理”为陆学的根本与标志,通过对这些基本命题的分析可知,陆九渊大部分情况下,在本心的意义上使用心这一概念,本心为陆学的核心。  作为南宋最著名的两位理学家,陆九渊与朱熹两人在学术上有一系列不同意见。朱陆两家门徒相互讥贬,围绕朱陆异时有争论。在鹅湖之会上,朱陆在为学方法上表现出对立,南宋朱陆异同初现端倪;经过大半个世纪的论辩,元代朱陆异同说趋向调和;明代统治者崇朱抑陆的态度,使得明初期陆学岌岌可危,但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王阳明等一批哲学家思想的成熟,朱陆异同说的斗争趋于尖锐化;清代再次肯定朱学在学术思想上的正统地位,理学内部的斗争已经无暇顾及,朱陆之争逐渐走向沉寂。
其他文献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我国的民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完善,我国民主建设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