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是人们获取农产品的基础物质条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急速扩张的人口背景下,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也面临着土地退化、优质耕地损失严重、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了解耕地利用现状,开展耕地数量时空变化、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分析耕地质量评价现状及问题,引入科学合理的模型进行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并针对不同质量等级耕地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江苏省南部县级市-宜兴市作为研究区,以宜兴市2006、2009和2012年三期数据为基础,做了以下研究:1、耕地时空变化研究研究耕地总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耕地转换的时空特征、耕地景观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分析,了解目前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耕地质量评价的目的及任务。2、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分析耕地质量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原则,综合考虑耕地自然禀赋、土壤条件、利用条件,增加耕地空间形态指标,选取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针对指标量化主观性强且分级标准不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价现状,引入灰靶模型,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模型。3、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以耕地时空变化分析为参考,依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不同质量等级耕地,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通过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运用耕地动态变化度、耕地景观格局指数等揭示了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耕地空间分布差异特征、耕地景观的时空变化情况等。分析发现2006-2009年间,宜兴全市耕地增加面积为4898.56hm2,耕地变化动态度为3.32%,耕地总量变化幅度较大;在2009-2012年间,耕地面积减少499.88hm2,耕地变化动态度为-0.31%。耕地破碎化程度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分析知耕地保护现状情势严峻,耕地与建设用地和水域等用地的转换剧烈,耕地数量下降、耕地空间分布细碎化等问题突显,故而需要保护优质且连片的耕地,对耕地进行质量分级保护利用,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2)依据选取全面的评价指标,运用改进的灰靶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灰靶模型能有效解决耕地质量评价中指标量化的主观性强、不确定性等问题,使得耕地质量评价结果更合理、可信。宜兴市耕地质量整体优良,高质量、较高质量、中等质量耕地占耕地总量的84%。从空间分布看,北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优于南部,各个乡镇的耕地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徐舍镇、杨巷镇、新建镇、万石镇、芳桥镇、屺亭街道、周铁镇。对不同质量等级的耕地需实施针对性的保护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