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心脑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对此问题的哲学探讨不仅在丰富哲学基本问题和深化认识论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心脑关系的科学探索提供理论思路与思维方法。对心脑关系的探讨可以从对“心”、“脑”两个基本概念历史演进的考察作起。通过考察,本文勾勒出了人们对心理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从“灵魂”到“心理(精神)”再到“意识”的变迁,对脑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从“肉体”到“身体”再到“脑”的变迁。本文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是以脑及其它辅助结构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类能被主体体验到的、能调节状态和指导行为的信息活动。而脑是通过亿万年进化最终形成的、人与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最高控制中枢,它是由成百亿神经元组成的、结构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相应的生理功能。本文认为,与心、脑概念的演变相应,在历史上,对心脑关系本身的探讨经历了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的思索、近代自然哲学家对心理(精神)与身体的关系的理解、现代自然哲学家对精神、意识与脑的关系的探索三个阶段。其中,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灵魂与肉体关系的探索几乎完全是学者们根据日常经验和零星知识、用思辨对自然界所做的猜测和臆想;近代自然哲学家对心理与身体关系的回答则是用思辨和理性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尚不全面、不系统的自然科学成果,从而提出自己的哲学观点;而现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关于心理、意识与脑关系的自然哲学观点的提出不再是哲学家面对自然界所做的苦思冥想,而是在科学家提出对自然界方方面面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由自然哲学家抽象、概括、提炼出关于心理、意识与脑关系的一般观点,这些观点是以全面、系统、严密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且有些哲学观点直接就是由理论科学家提出来的。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古代自然哲学家和近代自然哲学家对心脑关系的认识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即古代自然哲学具有重灵魂、轻肉体的总体倾向,近代自然哲学具有重身体、轻心理的趋势。而现代自然哲学对心脑关系的认识则比较全面,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在简单阐述和评论了现代自然哲学家对心脑关系认识的各种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精神、意识是在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突现而成的,其突现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脑与脑外的实体结构;②信息表征结构;③刺激情境。其中,<WP=4>脑的实体结构是精神与意识活动得以突现形成的物质器官,脑外结构是意识的形成和存在所依靠的外部辅助工具或手段,信息表征结构即主体认知结构,是精神、意识得以产生的信息加工条件,它本身就是精神突现的产物。它既可以为精神、意识的产生提供信息加工程序,还可以对加工结果做出状态评估。而刺激情境是促使精神得以突现的现实条件,它为精神、意识的产生提供数据资料和信息输入。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进而认为,心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精神、意识对脑具有依赖性,即精神、意识的产生是以脑实体结构及其相应生理功能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另一方面,由于精神、意识的产生条件除实体脑之外还有其它条件,因此精神与意识是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此外,精神、意识通过对认知结构的建构和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或通过对主体的行为模式的选择对脑发育及脑的生理功能可以产生有效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