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的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粮食生产已不足以满足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我国今后粮食安全的实现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利用国外资源方面,北半球是我国粮食进口的传统来源地,南半球由于地理位置和收获季节与北半球存在差异,南半球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将会与北半球形成季节互补性,这种季节差异将使得我国的月度进口量分散化,从而降低了我国进口粮食数量的月度波动,即时进口即时使用也减少了我国储存大豆的仓储费用。增加南半球粮食进口利于平抑供应的年度波动,提高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性,从而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 本研究以我国进口依存度最大的作物大豆为例,首先,对我国的大豆供需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0%以上,2013年大豆进口量超过6000万吨;其次,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了南半球粮源增长对世界市场供应的贡献,运用剩余法测度了南半球粮源增长对世界市场供应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半球粮源增长对全球粮食供应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利于降低世界市场供应的波动。另外,本文运用相关数据对我国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时增加对南半球粮源的利用对减少供应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南半球粮源增长和我国月度进口量的波动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南半球粮源减少了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和价格的波动。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南半球粮源增长和世界市场大豆价格水平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南半球粮源增长与世界市场大豆价格水平具有因果关系,进一步地,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南半球粮源增长与世界市场大豆价格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半球粮源增长能够降低世界市场大豆价格水平。同时,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运费低于美国,可以减少我国的运费。本研究为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粮食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认为南半球国家粮食增长潜力巨大,今后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点在南半球,我国今后粮食安全的实现,除了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外,还应该加强与南半球国家的合作,加强中非合作,促进中国与巴西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通过进口国外市场的粮食来弥补我国国内需求的缺口。另外,从其它品种来看,我国应在玉米、小麦的进口上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尤其是南半球的粮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