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当前广泛关注的问题,它将是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趋势。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运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政府审计和某些特定行业中使用。基于此种审计环境,在高等学校中开展绩效审计还不普遍,发展尚未成熟。绩效审计从其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其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都在日臻完善,但从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看,绩效审计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事件中的应用,其审计的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与传统的审计方式还存在一定差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历史罕见的8.0级大地震。地震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悲痛之余,在党中央和全国人们的共同帮助下,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启动,首先就是对学校的重建和恢复工作,本文的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首先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灾后重建绩效审计工作的内容、原则、程序等进行了研究,其次结合四川某高校灾后重建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应用,充分反映了绩效审计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特殊性,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从灾后重建绩效审计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及框架方面论述。阐明了灾后重建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环境方面的影响,并对灾后重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回顾了灾后重建审计、高校绩效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历程,从中作者得到了许多启示。最后提出了关于灾后绩效审计的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部分高校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首先阐述了普通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直接动力(受托经济责任)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高校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进而对比高校灾后重建绩效审计与高校一般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异同:他们在理论基础上都以受托经济责任为动员,遵循建设项目的一般建设程序。但是高校灾后重建绩效审计的服务对象比高校一般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广,目标多样,评价方法更为复杂,审计方法更注重对效益多方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第一,它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完成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第二,审计目标以优化资金效益为主;第三,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第四,审计标准模糊性与实用性并存;第五,收集审计资料的渠道较宽,强调全民参与。通过对上述特点的分析,得出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的可行性:高校内审人员熟悉内部经济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广博的知识为灾后重建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做后盾。第三部分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的程序、内容及方法。首先确定了审计程序为:明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内容→确定审计评价标准→设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编制、提交审计报告→跟踪审查。然后分别对开工前、建设期及竣工后的不同情况分析了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最后,提出了高校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的方法,其中包括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数据、信息分析方法。信息收集的方法有:审阅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据、信息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统计分析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第四部分某高校灾后重建绩效审计的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该高校灾后重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设计目的、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根据该高校的灾后重建情况设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该校灾后重建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本文在灾后重建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具体灾后重建基建项目绩效审计,提出了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后续的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的不足点:本文具体案例中某高校灾后重建绩效审计所需的数据收集有限,准确性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