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我国做出了设立经济开发区的重大战略决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9年。与29年前相比,现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和提高,尤其是在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区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的困惑和问题也愈来愈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在国内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信息化推动产业换代升级等多重压力下,面临国内外复杂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如何继续做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以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的经济开发区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和比较分析。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在对治理内涵和开发区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释。随后以治理理论为基础,勾勒出了一个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一是横向的多中心治理,即政府与公民、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二是纵向的政府间分权治理,即府际间分权及合作关系。第二部分,首先在对我国开发区及其治理模式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区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承担主体的不同,对我国开发区现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和简要分析。其后,基于前文提出的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对三个国内典型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前文的分析,梳理总结出了我国大多数开发区现行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分析。其后具体分析了三个具有有代表意义的开发区: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加坡裕廊开发区和美国硅谷,归纳了三个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对我国开发区的启示。第四部分,首先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思考,认为经济开发区仍处在我国发展整体格局中的前沿位置,随后提出了我国经济开发区未来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实行政企完全分开的管委会协调型治理模式。其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体系和府际合作治理机制。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完善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来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