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及荟萃分析;2、靶向纳米载体携带DTX和Atg7 siRNA治疗胰腺癌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恶性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预后极差,以进展快、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著称,目前手术是可切除胰腺癌治愈可能的唯一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腔镜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LDP)已成为治疗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至今已有大量LDP和开腹胰腺远端切除(Open Distal Pancreatetomy, ODP)对照研究,其结果表明LDP近期和远期手术效果与ODP无明显差异,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方面有优势,但对于胰体尾的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CA), LDP应用尚存在争议,主要顾虑在于LDP能否达到与ODP一致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总体病例量较少。本研究对本中心开展的LDP和ODP治疗PDCA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手术疗效和肿瘤疗效,同时汇总LDP与ODP治疗PDCA对比研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以助于更系统和客观评价LDP治疗PDAC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胰腺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导致胰腺癌术后早期就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即使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仍只有约25%,因此化疗在术后辅助治疗及局部进展期或晚期转移患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传统的化疗目前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率有限,近几年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及纳米技术的提高,利用分子靶向技术及纳米载体能有效提高化疗靶向性,降低多药耐药及化疗全身毒性,为胰腺癌化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自噬在肿瘤中发挥复杂而重要的作用,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新热点,胰腺癌生长与自噬高度依赖,自噬升高也是胰腺癌抵抗化疗的策略之一。我们以普朗尼克P123为主体设计了一个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基因共输送聚阳离子纳米载体体系--P123P600iRGD (PP6iRGD)聚阳离子胶束,通过体内外研究观察PP6iRGD/DTX/Atg7 siRNA复合物释放多西紫杉醇(Docetaxel, DTX)及自噬相关蛋白7 siRNA (Atg7 siRNA),利用Atg7 siRNA促使Atg7表达下降,抑制自噬,阻止胰腺癌细胞因化疗诱导的自噬流,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第一部分: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目的: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在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应用广泛,但对于胰体尾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存在争议,本课题设计了病例对比研究,分析LDP和ODP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以助于评价LDP治疗PDAC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5年10月开展的远端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DP和ODP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围手术期资料、肿瘤根治性及术后随访资料。研究结果:共29例患者纳入LDP组。48例纳入ODP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DP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性小于ODP组(180min vs270min,P=0.003)。术中平均出血量LDP组显著性少于ODP组(100ml vs 400ml, P=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流质时间LDP均少于ODP组(3d vs 3d, P=0.000; 3d vs 4d, 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日LDP组显著性少于ODP组(13d vs 15d, P=0.022)。术后胰漏、术后并发症率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0切除率、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率、神经侵犯率LDP组和ODP组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6.6% vs 89.6%,P=0.400:3.5cm vs 3.9cm,P=0.987;11 vs 9,P=0.072; 62.1% vs 47.9%,P=0.249;51.7% vs 43.8%,P=0.638).LDP组和ODP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月和15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手术切缘(R0切除)、术后辅助治疗与术后生存时间正相关(P=0.000;P=0.015)。结论:1.LDP和ODP治疗胰腺胰体尾导管腺癌具有相同的手术疗效和肿瘤学根治疗效。但研究结果仍需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2.LDP治疗胰腺胰体尾导管腺癌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微创手术优势。第二部分: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目的:1.荟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对比研究,以助于更系统和客观评价LDP治疗PDAC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ame Library.Biosis Previews和Web of Science 1996年1月至2016年2月公开发表的LDP与ODP治疗PDCA临床对照研究,对R0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率、死亡率、术后胰漏、平均住院日、肿瘤大小、总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率、术后辅助化疗及总生存率等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研究结果:7篇文献纳入本研究,总计429例,其中LPD组205例,ODP组347例。R0切除率LDP组和ODP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3),术中出血量LDP组明显少于ODP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WMD值为-276.16(95%CI=-450.42- -101.89;P<0.01,12=76%);平均术后住院日显示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模型合并后发现LDP组平均术后住院日少于O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值为-4.12(95%CI=-5.87--2.37;P<0.01,I2=70%):LDP组和ODP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51),术后胰漏、术后总并发症、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发现异质性很高,经采用随机模型,显示LDP组肿瘤小于O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值为-0.48 (95%CI=-0.94--0.02; P=0.04,12=69%),经敏感性分析,倾向性配对后,LDP组和ODP组肿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0.07);总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率、术后辅助化疗率、术后复发率经荟萃分析后,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LDP治疗胰体尾胰腺导管腺癌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肿瘤根治性可以达到ODP,且有微创外科的固有优势,但研究结果仍需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第三部分:靶向纳米载体携带DTX和Atg7 siRNA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研究目的:构建以P123为主体的具备肿瘤靶向功能的药物基因共输送胶束纳米载体体系:P123P600iRGD,评估携带DTX及Atg7 siRNA能力,探讨PP6iRGD/DTX/Atg7纳米复合物抑制自噬诱导胰腺癌凋亡的基因药物协同作用。研究方法:对合成的P123P600iRGD胶束纳米载体进行理化性质、载基因、载药物能力的研究。PP6iRGD载体体系携带Atg7 siRNA和DTX,在Panc-1体外实验中用细胞毒性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及qPCR实验等方法检测胰腺癌药物基因协同作用及抗肿瘤效果;在体内实验中用免疫组化、tunnel. Western Blotting实验及qPCR实验等检测PP6iRGD/DTX/Atg7纳米复合物药物基因协同作用及抗肿瘤效果。研究结果:以普朗尼克P123为主体,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药物基因共输送胶束纳米载体体系PP6iRGD。该载体在溶液中能自发组装成胶束,其疏水内核可装载药物,阳离子外壳可携带基因,可高效通过胰腺癌细胞膜,在体外低PH条件下具备药物缓慢释放能力。利用PP6iRGD载体体系携带Atg7siRNA和DTX,在Panc-1体外实验中发现DTX可诱导自噬上调,经Atg7 siRNA基因沉默后可抑制自噬,抑制Panc-1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体内实验中发现PP6iRGD携带Atg7 siRNA和DTX抑制自噬,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凋亡,靶向治疗组抑瘤效果更显著。结论:1、PP6iRGD胶束纳米载体系统可共输送DTX和Atg7 siRNA通过细胞膜,并发挥发挥药物基因协同治疗作用。2、PP6iRGD/DTX/Atg7体外释放DTX,诱导自噬上调,经Atg7 siRNA基因沉默后可抑制自噬,抑制Panc-1增殖,诱导细胞凋亡。3、PP6iRGD/DTX/Atg7体内实验可抑制自噬,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凋亡,靶向治疗组抑瘤效果更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被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方法:对收治的12例多发性硬化(MS)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结果:未按正常诊断思维步骤进行诊断、未充分认识MS临床的特
当前社会,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贯彻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具体方针,文章顺势而为创立新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平台“G
介绍了在深厚废石堆积层上进行井颈段施工和凿井设备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本文主要从机械农机具的选用及其规格出发,分别从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授粉与收割、种子烘干以及插秧育秧技术等方面,对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茶叶种植以及管护技术不仅可以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可以提高其土壤的利用效率以及森林覆盖率,全面提升茶叶的产量以及质量,实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32%,其中超过一半为恶性程度最高的WHO Ⅳ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论文首次提出了用双枝结构展宽高介电常数基板上的倒F平面集成天线的技术,介绍了新型宽带双枝倒F天线。这种天线的带宽(8%,S11<-10dB)是普通的高介电常数(=16)基板的倒F平
会议
第一部分血清microRNA-182在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研究背景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60%,是肿瘤治疗领域五大难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