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合成1-烷基-3-戊基咪唑溴盐(系列I)、1-烷基-3-辛基咪唑溴盐(系列II)及1,2-双(N-烷基咪唑鎓)乙烷溴盐(Cn-2-Cn)、1,4-双(N-烷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n-4-Cn)、对苯二甲基双烷基咪唑氯盐(Cn-B-Cn)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中间体N-烷基咪唑的合成:咪唑、溴代烷(溴戊烷、溴辛烷、溴癸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为原料。以N-辛基咪唑的合成为例,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咪唑与溴代辛烷摩尔比为15:14,室温下反应时间为6h,反应收率为80.12%。I和II的合成:N-戊(辛)基咪唑与溴代烷(溴辛烷、溴癸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为原料,以1-十二烷基-3-辛基咪唑溴盐(II-3)的合成为例,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合成方法、反应温度、投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N-辛基咪唑与溴代十二烷的摩尔比为1:1.05,50±2℃下超声波辅助反应12h,反应收率为74.62%。Cn-2-Cn、Cn-4-Cn、Cn-B-Cn的合成:中间体N-辛基咪唑(N-癸基咪唑、N-十二烷基咪唑、N-十四烷基咪唑和N-十六烷基咪唑)分别与1,2-二溴乙烷、1,4-二溴丁烷及对二氯苄反应,以N-癸基咪唑与1,2-二溴乙烷的反应为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合成工艺条件:N-癸基咪唑与1,2-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2.4:1,45±2℃下超声波辅助反应10h,反应收率为77.50%。利用1H-NMR和IR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并测定其表面张力、电导率、润湿力、乳化力、泡沫性能和杀菌性。表面张力测试表明,25℃时C16-2-C16的CMC值较小,为8.12×10-55mol·L-1,对应的表面张力值为29.39mN/m之间,35℃时C16-2-C16的CMC值较小,为1.01×10-4mol·L-1,对应的表面张力值为27.72mN/m,50℃时C16-2-C16的CMC值较小,为2.15×10-4mol·L-1,对应的表面张力值为26.15mN/m。润湿性测定表明,浓度为3.0g/L时,C10-4-C10的润湿性较好,润湿时间为160s。乳化性测定表明,浓度为1.0g/L时,II-3的乳化性较好,乳化时间为5137s。泡沫性测试证明,质量分数为0.5%时,C12-B-C12的起泡性较好,泡沫体积为130mL,C12-4-C12的稳泡性较好。杀菌实验证明,浓度为50mg/L,II-3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较好,最大抑菌圈直径为26mm,C8-B-C8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灭效果较好,最大抑菌直径为26mm,C8-2-C8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的杀灭效果较好,最大抑菌直径为26mm,I-3对青霉菌的的杀灭效果较好,最大抑菌直径为22mm。
其他文献
运用萨特的"自欺"理论,分析了中国文人对死亡从认识走向认同,从"自欺"走向直面的过程,同时批驳了关于古典文人死亡意识的两种错误观点,进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现代死亡意识
Rosin Ramm ler分布函数是最常用的描述粉尘粒径分布的一种形式 ,本文对表达式中系数 a与指数 n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导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式。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1])中O_2的性质实验,是先通过发生装置将O_2收集在多个集气瓶中(用毛玻璃片盖上),然后再进行其性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因为提前制备
本文阐述了白油的性质、产品标准和生产方法。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论证了利用脱蜡油生产白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初步估算了装置投资及经济效益。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参蛤益肺胶囊后的LTB4、IL-8、TNF-α等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老年
石油、煤等能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现今是电动汽车的优选动力电池。而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热,对其进行热管理已成为电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实施参与性教学,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本研究运用了教育行动研究法,并辅以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以及教育叙事法等研究方法。
公司解散主要是帮助公司解决遇到的僵局以及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方法,但是我国需要将公司解散这一制度进行完善和考量。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司解散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
在回顾成组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现代制造技术的作用及地位,对于新形势2下如何正确认识应用成组技术,从系统论的观战出发,提出了建议。在现代制造技术中,成组技术的应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