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地区出土汉至北朝时期建筑明器与建筑图像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明器是明器中缩微建筑模型艺术,建筑图像是建筑的再加工的绘画艺术,它们与社会生活“形似”,描摹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表现了建筑物、建筑群体的关系以及建筑环境。对于这两种艺术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了解古代实体建筑,探究古代建筑技术,欣赏古代建筑之美。同时,经过对建筑明器和建筑图像的研究,还可以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的状况进行更深入的探析。汉至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少文献中留下了这一时段辉煌的建筑成就的记载,然而现今除部分土石建筑(如长城、一些城址)外,并没有建筑实物可供研究。陕西、甘肃两地考古中却发现了大量的汉至北朝时期的建筑明器,在魏晋壁画墓及敦煌莫高窟等洞窟壁画中亦留存了这一时期大量的建筑图像,从而我们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首先对陕西、甘肃两地墓葬发掘的建筑明器考古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建筑明器两汉时最多,材质多以陶制,少量铜、木。西汉前期已经开始出现陶仓、陶井等明器,东汉之后更有屋、楼、院、台榭、坞壁等种类繁多的陶质建筑明器。其次,通过对洞窟、墓室中建筑图像的研究,试探究坞壁、塔、阙等单体建筑的类型和发展变化。坞壁在甘肃河西地区广泛存在,它兼具军事、生活两方面功能,反映了魏晋时期特殊的世族阶级的若干状况。塔是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考古资料中发现的印度砖石塔发展到具有中国“重楼”、“阙楼”特点的木塔,可以看出西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河西魏晋壁画墓和敦煌壁画中有大量描绘的阙的形象。本文还涉及研究建筑核心部件斗拱、梁架结构的技艺特点。最后,通过当时的社会经济状态、阶级关系、中西文化交流这三方面入手,分析陕西、甘肃两地墓葬所体现的社会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全面搜集、整理汉至北朝时期陕甘地区的有关各类建筑的形象史料,从而可为学界提供一份较为全面的陕甘地区出土建筑明器及建筑图像资料,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透过这些建筑明器及图像资料揭示和分析陕甘地区汉至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情景及中西文化交流状况。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影响非均质炸药在冲击波作用下殉爆的主要因素.对冲击波作用下炸药殉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LS-DYNA3D软件对模型中不同情况的主发药和被发药进行了数值模拟,结
瑞士研究人员说,咖啡因或许并不会使血压升高,因为去除咖啡因的咖啡同样会使血压上升。使血压升高的或许是咖啡中的其他物质。这项研究的带头人、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罗伯托·科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通过CT影像诊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经外科手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而作为这些年来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马车”之一,对外贸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发展
本研究针对含水层中地下水开采及地下构筑物引起地下水渗流环境改变造成含水层变形的问题,应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发生机理。通过拓展基于Cosser
脉冲爆震发动机是利用脉冲爆震波产生的周期性冲量的非定常推进系统。其利用脉冲爆震波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作为推动力,具有循环热效率高、比冲高、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可
<正>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学手段成为小学教师运用的主要方式,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也不断更新,现代信
<正>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根据病因HCP分为继发性与特发性两大类。对一些病因不明确的
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成为国土资源地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用盖物权的重要措施,还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福建吸引台资企业的综合优势在明显减弱,引进的台资占全国的比重已经靠后,但目前仍属台资密集区。在闽台资企业多属中小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而且,福建的区位特点也适合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