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现场条件恶劣,生产环节繁多、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其生产系统是一个以运输、支护、通风、排水、通讯、压风、供水、供电等子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转方可保证整体生产系统的稳定,而目前整体生产系统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诊断机制。本文通过对煤矿生产系统进行技术诊断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诊断机制,分析诊断目的来确定诊断内容,按照诊断内容确立了能源集团、矿业集团、矿井、外部专家等多方的利益相关方,组成了进行诊断项目化管理的领导小组、诊断专家组、组织服务组、现场落实组等机构,科学合理制订了包括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诊断大纲、召集项目启动会议、计划诊断流程、选取诊断矿井、矿井编制诊断手册和自我诊断、开展专家现场诊断、总结落实等阶段的诊断实施步骤,建立激励约束、信息传递、运作流程、反馈评估等机制,形成规范的项目化管理生产系统诊断机制,更好地发挥生产技术方面的降本保安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首先,选取了繁杂的煤矿整体生产系统研究对象。煤矿生产是由多个子系统甚至孙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工程。每个子孙系统既有一定独立性,却又互相影响、制约,只有每个系统均达到正常运转,才能实现安全生产,这就需要多个专业的密切配合。而一般的文献研究仅限于某一子孙系统,从某一专业领域角度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将整个生产系统统筹进行研究的报道。其次,本研究采用了工业诊断方式找出煤矿生产管理缺陷。正如上述的研究对象阐述,可知煤矿正如人体一样,系统繁杂,构成系统的主要巷道、设备、管道、设施等均有生命周期,需要用系统诊断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和超前判断不足,方可满足系统正常运转要求。另外,本研究针对生产系统实际编制了诊断大纲。诊断大纲采用专业与系统结合的方式,分别对矿井的采掘、机电、运输、通防、地测等大生产系统提出全面诊断内容,结合矿井的经营情况进行剖析,创建了生产系统诊断的理论基础。因此煤矿生产系统诊断项目化研究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本文将山东能源集团部分煤矿的生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煤矿生产技术诊断项目化管理,建立一套煤矿企业生产系统诊断方法,到有关矿井进行了生产系统诊断,提出建议数百条,经过现场落实,达到了提效、降本的效果,也为矿井科学合理开采、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后,又将诊断项目化管理成果推广到整个山东能源集团,从而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