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脂肪酶基因的扩增及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对中国海产名贵经济鱼类真鲷(Pagrus major)基因组DNA的扩增,分别得到脂肪酶基因的4kb和1.2kb两个片段.首先对DNA提取的起始材料及分离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纯度较高的DNA.随后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最后选用A-T克隆和粘端连接两种方法分别获得了4kb和1.2kb两个片段的克隆,通过测序分析验证两个片段序列的正确性,保证了下一步基因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采用正负选择法进行脂肪酶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通过常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在4kb和1.2kb之间插入了neo正选择基因,在4kb片段的3末端插入了svtk负选择基因,最终完成了真鲷脂肪酶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工作.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对传代30代的真鲷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转移,使用G418正选择和GANC负选择两种培养基对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进行筛选.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基因打靶载体完全可以用于大型经济鱼类的基因敲除工作,neo基因和GANC基因对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产生有效的富集作用.为海产经济鱼类的功能基因分析和基因定点突变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论文根据1999年夏季胶州湾东部海域发生的一次浮动弯角藻赤潮,与同年夏季胶州湾水文、生物和化学参数的常规调查资料对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赤潮发生前后物理、生物、化学等
铁作为开阔大洋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之一,其来源和在气候演化中的调节作用备受关注。近海沉积物是海洋中有机物和铁锰矿物的重要储库,早期成岩过程将物质转化为可溶相态,通过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体的交换,溶解态的铁、锰等营养物质转移至海水,是大洋铁、锰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铁、锰是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易发生氧化沉淀从水体中迁出,因此厘清海洋底部的氧化还原环境与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态铁锰的迁移效率的相互关系是理解海
学位
底栖桡足类是小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类群,在海洋沉积物中通常继自由通常继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之后,为第二丰富的类群.它们在海洋小食物网和水层-底栖系统耦合中起重要的作用,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