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运行环境和金融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的改变。在经济转轨与金融深化改革背景下,货币传导机制的整体效果的测度与衡量就显得尤其重要。金融创新是通过企业、居民的行为和决策来实现的,通过对企业、居民受到外部综合因素影响做出的主观判断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而将其经济行为最后传导实体经济。把创新因素由定性统计量变成可描述的定量统计量,并综合验证定量的统计量在货币政策决策模型中是否能较好的描述现行的大多数重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规则。接着将该定量统计量纳入货币传导机制的整体效应模型中来,来测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整体效应。将这两个过程用我国的经济数据进行验证,都能较好的描述我国的货币规则制定和传导效应。本文具体以A S-A D货币政策决策模型为起点,将我国《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定性数据定量转化,以实现金融创新冲击对微观主体行为的观测。货币供给模型是货币政策的关键基础,通货膨胀缺口是衡量货币供给的主要参考变量。用《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调查的数据计算出通货膨胀率缺口,一方面反映了金融创新冲击着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决策。另一方面,将通货膨胀率缺口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作为一个因素纳入货币传导机制整体效应VAR模型。则反映了金融创新冲击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最后对广义的货币供应量的VAR模型和利率渠道的VAR模型进行拟合,通过稳定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得出金融创新强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传统的利率传导渠道效果被削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