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温度≤0℃且能够存在至少两年的岩土即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约占北半球陆地总面积的25%。极低的温度条件使储存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缓慢,从而有利于多年冻土区土壤对有机碳的积累和储存,成为全球最大的土壤碳库,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高纬度地区每10年温度增加0.6℃,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大量的水分使多年冻土活动层加厚,有利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0℃且能够存在至少两年的岩土即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约占北半球陆地总面积的25%。极低的温度条件使储存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缓慢,从而有利于多年冻土区土壤对有机碳的积累和储存,成为全球最大的土壤碳库,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高纬度地区每10年温度增加0.6℃,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大量的水分使多年冻土活动层加厚,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原本封存在多年冻土层里的有机碳,从而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对气候产生正反馈效应。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生态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环北极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并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有机碳的储存和释放过程对全球变暖速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有众多学者对环北极地区碳循环和气候效应的相互作用展开研究,但是环北极地区的气候和通量数据匮乏,模型模拟精度低,对环北极的研究产生了诸多阻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LPJ-GUESS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利用环北极地区通量站点数据,以及有效日照百分率和年尺度CO2数据驱动模型,来模拟环北极地区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简称为NEE)、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简称为NPP)和碳储量等对碳循环影响较大的要素数据,以此表征环北极多年冻土区的碳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未来气候情景数据驱动模型评估研究区未来的碳循环过程,分析环北极多年冻土区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经参数本地化的LPJ-GUESS模型在环北极多年冻土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对环北极地区碳储量的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分析可知平均相关系数R~2=0.80,可以较准确模拟研究区碳储量变化。通过对研究区NEE的实测和模拟分析可知平均相关系数R~2=0.78,通过对NPP模拟分析可知总体结果略大于前人研究成果,模型总体的模拟精度冬季稍差,可能和冬季冰雪覆盖植被有关。(2)历史时期(2000-2015年)环北极多年冻土区NEE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在生长季表现为碳汇效应,在非生长季表现为碳源效应;研究区的NPP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苔原的NPP值最大,最大值达到351g·m-2·a-1,而在草地类型NPP值最小,最小值为32 g·m-2·a-1。(3)未来时期(2020-2100年)环北极多年冻土区气温和降水量都在增加,但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增长幅度不同。RCP8.5情景的增长幅度最大,RCP2.6和RCP4.5的增长幅度平缓。从植被变化来看,环北极地区的植被类型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温度和降水量的增加,2050年时植被长势达到最大,至2070年趋于平缓,由于不同的区域气候变化不同,造成了环北极地区植被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对碳积累速率(CAR)的评估表明,环北极多年冻土区在2045年之前是碳汇,2045年之后很有可能从碳汇逐渐转变为碳源。对NPP的模拟评估可以得出,NP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排放气候情景上升趋势要高于低排放的气候情景。
其他文献
随着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我国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2020中国生态环境公报》表明,臭氧对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天气的贡献率仅次于PM2.5,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是臭氧和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是最重要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之一,因此亟需开发
近年来,兰州市夏季臭氧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已成为影响当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首要污染因子和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突出短板。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臭氧及其前体物已被列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点关注污染物,治理难度不亚于PM2.5。因此,在保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评估各项臭氧前体物减排措施的综合控制效果和研判兰州市臭氧污染趋势,科学实施改善空气质量的中长期规划,对于保证臭氧污染限期达标,推进臭氧污
自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多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显著降低,但大气臭氧呈上升态势,高臭氧浓度导致的大气强氧化性会贡献PM2.5二次组分占比。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主要交通枢纽,工业和交通排放较为严重,近年来兰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大气污染问题。国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网于2016年开展建设,基于该监测网的2021年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
目前,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修复材料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无机材料中,硅酸盐黏土矿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效果明显等特点,大量应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钝化修复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中,而凹凸棒石黏土就是一种典型的混维硅酸盐矿物材料。本研究利用腐植酸与凹凸棒石进行复配,质量比依次为1:3、1:4、1:5、1:6、1:7,将复配好的钝化材
在当前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航空客运需求持续增长,给相关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使得地方政府和机场运营商必须准确把握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变化趋势,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竞争行业等因素,合理安排机场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实现航空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和质量,对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然而,机场旅客吞吐量受诸多复合因素共同影响,在数据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不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类药物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同时也对饮用水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导致其在各类水体中常被检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针对土霉素等抗生素污水的处理技术研究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各种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中,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
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物盖度约为20%-25%,生态环境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任何一个干扰事件都有可能会导致主要物种和群落斑块发生较大的变化,过渡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到原状。而位于临泽县的荒漠-绿洲过渡带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是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及其根区土壤的理想场所。因此,本文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于2020-2021年采集了梭梭、沙拐枣、泡泡刺三种固沙植
工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目前的脱硝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温工业烟气,对低温工业烟气的脱硝效果并不理想,研发适用于低温烟气的脱硝工艺很有必要。光热协同催化,即结合光催化和热催化并产生协同效应,其催化剂在低温工业烟气环境中即可被激活,但是对于工业烟气中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处理能力依旧有限。因此,我们引入过氧化氢辅助光热协同,进一步提升脱硝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首先通过热剥离法制备了g-C3N
供应链网络同步的研究成果众多,但目前考虑供应链网络中企业节点动力学的研究较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会受到自身发展因素和合作伙伴的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静态的研究早已无法全面且深刻的解释供应链网络的固有属性,如供应链网络中企业的分层属性,不同层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的合作意愿造成了合作程度的不同,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的合作程度(耦合强度)必将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不同层企业间的交易频率自然千差
铅膏存量大、产量高且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已被用于回收二次金属资源。工业上多采用火法处理铅膏,但会产生含SO2、NOX等污染物的烟气,使该技术面临新的挑战。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生铅冶炼行业常利用烟气中含量较高的SO2制备浓硫酸以实现烟气的再利用。洗涤净化工序是烟气制酸工艺的关键环节,主要去除烟气中的烟尘和其他杂质,此时烟气中的酸雾也一并被洗至废水中,使洗涤废水呈酸性,增加该废水的处理难度。SO2向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