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唯一流传至今的戏曲。山西是“中华戏曲的摇篮”,与其互动共生的古戏台拥有能代表我国古戏台发展全貌的完整谱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田野实证之风日盛,学术活动异常繁荣。有关古戏台的发掘、调查、整理与研究,参与人员之广、行业之不同、成果之多前所未闻。大多关于建筑史、文物史、戏曲史、舞台史的论著都涉及山西古戏台。在这类研究中,有关古戏台是否“设瓮助声”的问题,已将古戏台的研究推到了声学研究的水平,成为近年来科学和艺术两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古戏台文献进行系统、科学地梳理,凭借“土特产”地理优势(所谓“土特产”即山西有着大量古戏台,是它地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对山西古戏台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本文已实地考察了200多座古戏台),发现一批声学效应特殊的古戏台建筑遗存。利用现代声学测量手段,本研究将部分声学性能典型的古戏台建筑遗存或其某些建筑构件进行测量分析,主要对“设瓮助声”问题做了初步回答,将“墙上设瓮”、“后台设洞”和“台底空腔”等问题提到应有的学术地位。此外,本文还从声学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山西古戏台的形状、材料、结构和当地地方戏曲之间互动共生的关系。在无电声时代,声音如何能传得更远?在一定距离内声音如何变得更清晰?这可能是古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台建造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除传统的戏台建造方式外,山西先民为此在古戏台建造时还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种方式增加声响以改善声音的传远性和清晰度,如“墙上设瓮”“后台设洞”、“台下设瓮”和“台底空腔”等。研究结果表明,古戏台“墙上设瓮”方法源自战国时期用于固守城池的设瓮技术,是其后也被用于地面运动战和琴室的设瓮技术之继承和发展。此种设瓮方法可助声,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但助声效果学界尚存不同声音;“后台设洞”方法则与山西民居窑洞的建造和使用经验密切相关,助声效果明显,是古戏台助声方法的创新;“台下设瓮”和“台底空腔”本文仅作资料性陈述,对其声学效果不敢妄下定论。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束语三大部分。主体部分由第一到第六章的系统论述构成。绪论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其次分析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困境,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发展之处;主体部分从声学视角梳理了山西古戏台的历史时空,分析其建造时的声学背景并对其进行声学分类。其后对四种声学类型的古戏台进行个案研究,量化分析其声学特性,并从声学视角打通了古戏台和该台建造之始当地戏曲的节点;结束语部分,总结了共鸣器在山西古戏台建造中应用的几种形式,肯定了“墙上设瓮”和“后台设洞”的声学作用,阐述了古戏台扩声的目的和原理,并从建筑学、声学和艺术学三方面分析了古戏台的属性。本研究立论不同于之前的相关研究,从实地考察、实验测量和科学视角等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由此也丰富了艺术和科学史的研究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至少有三点:一、从研究方法上说,开辟并实践了山西古代戏台的声学测量与戏曲音乐贯通融合之门,为山西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块别样的“他山之石”:二、从研究内容上说,本文在实地田野调查了200多座古戏台的基础上,发现“墙上设瓮”、“后台设洞”、“台底空腔”实例,首次从声学效应的视角对分布于山西大地的2000余座古戏台梳理后进行了初步的全新分类,即直达型、聚向型、混响型、共振型四大类,并通过系统的实证测量给出了科学的案例分析;三、从研究结论上说,本文基于田野考察获得了极有价值的实物发现,并通过系统的模拟复原实验,厘清了前人关于“设瓮助声”的长期论争,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或有尚待实地声学测量和研究的戏台声学问题,或有误失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识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