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研合作是学校、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结合,取长补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重点是培育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创造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国家提出了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战略,社会经济形态与生产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是在生产、科研等方面对于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高等教育也伴随经济发展而转变逐步迈向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由精英教育阶段的培养和选拔国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术型”人才开始向大众化教育传授公民社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转变。地方高校在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地方、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需求为目标,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开始从办学思路、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向“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在收集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现状、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内容上,结合案例学校实际情况与学校所在地方社会经济实情,分析当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建议。按照“理论—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顺序,本文对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基础。主要内容首先是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教育与生产结合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其次对“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等核心概念做了相关界定;最后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类型。第二部分是A学校产学研合作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部分主要以A学校作为个案,对A学校的产学研合作现状的介绍,进而分析A学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特色实践模式,最后介绍A学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成果。第三部分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结合A学校在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指出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地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第四部分是对本研究做出结论与展望。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结果以及本研究在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