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8.4%,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我国东北地区高发,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身心健康。进行喉癌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对探索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细胞遗传学资料显示,几乎所有恶性肿瘤均存在染色体异常。与其他肿瘤一样,喉癌细胞的染色体也存在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几个特定染色体区段不同长度的缺失作为喉癌染色体结构畸变较突出的特征,为从分子遗传学水平揭示喉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目前认为人类约有3-4万个基因,在每种特定细胞只有一少部分的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时空差异不仅决定着正常的生命过程,疾病的病理改变也是一个或一组基因表达变化的效应。比较不同条件下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异同有助于我们了解生命调控的机理,并发现有特殊功能的产物。因此,我们应用微卫星多态分析方法、RT-PCR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方法,对喉癌相关基因和cDNA片段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nm23-H1基因与喉癌相关性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喉癌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测序与鉴定。 第一部分中,我们在nm23-H1基因内部及外侧选择5个微卫星多态标记D17S927、D17S2092、D17S931、D17S808、D17S1665,应用微卫星多态分析对72例喉癌标本进行了nm23-H1基因杂合性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的分析,并以RT-PCR方法检测38例喉癌标本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五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LOH,三个位点有MI。LOH涉及至少一个位点的频率高达76.39%K5/72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点出现 LOH达 45.85%瞩2刀2),最高频率LOH位于位点D17S1665处,为39.68%。MI涉及至少一个位点达22.22%( 6/72人癌、癌旁及淋巴结中均可见基因表达,三者间无显著差别。实验结果显示nln23-HI基因可能在喉鳞癌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杂合性丢失可能是它的主要异常形式。 在第二部分,我们延续了前期mRNA差异显示的工作。将7个差异CDNA片段根据其组织来源命名为TI、hJJJ3J4。NS,其中TI、h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可能是喉癌候选癌基因的CD-NA片段;NIJJ3J4J 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可能为喉癌候选抑癌基因的CDNA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得知7个CDNA差异片段分另长750 hP\348hP、slsbP、823hP、1162 hP、1173hP、1083 hP。所有片段经Blast进行核昔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提示:cDNA片段NI丁、h可能是喉癌相关新基因的CDNA片段,而NZJ3。N4J 则分另与 PhosPholiPase f 4因、collagenXll基因、KIAAI 128蛋白及克隆 KArID5223 mRNA同源性较高,我们对这几个基因的cDNA片段进行了 RT-PCR检测,发现PhosPholiPase AZ基因。collagenXll基因在喉癌中表达下调。 目前,国内外有关"m23-HI基因与喉癌相关性的研究较少,尚无应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克隆喉癌相关基因的报道。因此,有必要用不同方法研究喉癌的相关基因,进而深刻认识肿瘤发生的多基因参与、多阶段过程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还需对所克隆的喉癌CDNA片段及相关基因进行更深人的研究,以便能筛选出更多用于喉癌乃至其他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基因,为人类的健康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