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品种的演变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品种的演变对于指导生产、制定育种目标、预测品种的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年代选育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探讨早籼稻品种演变进程中株型、群体质量、产量及稻米品质的演变特征,并探讨品种演变进程中产量与氮效率对氮肥响应的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籼稻品种在改良进程中,上部三片功能叶片变短、变直、变厚、变挺。叶片直、挺即叶片基角和叶片曲率改良效果最显著。节间总体表现为变短、变粗。基部节间变幅最显著,从早期高秆品种的4.5
其他文献
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且冬春增温幅度显著高于夏秋季节,夜间增温幅度显著高于白天,在气候变暖的驱使下,作物生产及全球粮食安全将受到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冬春作物生产力及产品品质对夜间增温的响应与适应,不仅对科学指导未来作物生产意义显著,而且有利于增强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认识。为此,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石家庄、南阳、徐州和丹阳进行,利用被动增温设施达到田间夜间增温的效果,研
为降低窄带信号对超宽带的干扰,对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种对Wi MAX频段和C波段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天线由馈电网络、缺陷型辐射贴片及部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是一种承载DNA大片段的克隆载体系统,可用于人、动物和植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BAC具有插入片断大、嵌合率低、遗传稳定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BAC文库的构建是棉花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利用建立的高效BAC文库构建技术体系,以pIndigoBAC-5为载体,选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为材料,构建了BamHⅠ酶切位点的基因组BAC文库,该文库共有147,456个单克隆,保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