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在离子型微球表面的形貌调控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巴胺(DA)是一类具有生物来源、多反应性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可在多种材料的表面进行氧化自聚合反应而形成聚多巴胺(PDA),但其在不同表面的聚合机理和所形成的形貌却还不太明确。为考察材料表面的电负性、氧化条件等对多巴胺氧化自聚合的影响,本文制备了一系列以聚苯乙烯为核、多种离子型聚合物为壳的纳米粒子,详细研究了其表面的离子类型在不同聚合条件下对多巴胺聚合过程及其形貌的影响。为考察阳离子对DA聚合的影响,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纳米粒子(PS/PDMDAAC NPs)、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粒子(PS/PVP NPs),探究了其表面的阳离子在不同pH缓冲液中与DA的加入量对PDA形成过程及其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对所得纳米粒子的形貌与粒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DA氧化聚合形成PDA并沉积在基材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致密的PDA涂层,且随着DA加入量的增大,纳米粒子表面沉积的PDA涂层厚度逐渐增加,这可能是由于DA与粒子的阳离子间有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而致。但在不同纳米粒子表面所沉积的PDA层厚有较明显区别。当体系中所添加的DA与基材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2:1时,在PS/PDMDAAC NPs表面沉积的PDA涂层达到50 nm,而在PS/PVP NPs表面沉积的厚度仅为25 nm。这可能是因为PVP能与儿茶酚基团形成较强的非共价键(氢键),抑制多巴胺的非共价组装和共价聚合。进而,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聚丙烯酸(PAA)为壳的纳米粒子(PS/PAA NPs),探究其表面的阴离子对PDA聚合过程及其形貌的影响。通过SEM、TEM和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对所得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与尺寸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pH为8.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溶液中,当所添加的DA与PS/PAA NPs的质量比为1:1时,在反应24 h后,PDA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于PS/PAA NPs的表面,即所形成的PS/PAA/PDA复合纳米粒子为明显的树莓状结构。随着DA含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形成的树莓状粒子粒径增大;当DA的加入量过大时,PDA最终在微球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壳层。此外,单体DA的添加方式均不会影响PDA在PS/PAA NPs表面的形貌。Zeta电位结果表明树莓状结构是由于DA在PAA表面聚合过程中受到静电相互作用和电荷排斥作用间的竞争而形成的,随着DA量的增大及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形成的静电作用增大,使较多的PDA粘附至PAA表面而形成较致密的均匀壳层。为进一步观察阴离子对DA聚合行为的影响,改变PS表面的离子类型与链段组成,制备了表面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PS/SDS NPs)。研究发现DA在电负性较小的PS/SDS粒子和非离子的PS粒子表面都形成致密的PDA壳层。即表面电荷强度确实能影响DA的聚合,也进一步证明了DA聚合中强电荷排斥作用可降低其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沉积与聚合。综上,材料表面的电负性大小可以调控DA在其表面的沉积,以制备不同形貌的PDA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利用CMC离子交换层析结合Sephadex G50层析建立了(1)CMC—G50,(2)G50—CMC-G25纯化胰岛素的工艺路线。胰岛素在CMC和Sephadex G50柱上的回收率分别为88.4%和85.9%。通过此工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人口密集程度等要素的不同,加之我国各地地理特征多样,各县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也复杂多样。同时,在经济活动外部性作用下,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溢出效应。国内现有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中,针对县级对象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微观尺度的研究还有许多可为之处。本文拟探索江苏县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空间效应,分析微观尺度下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
有机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如耐高低温、耐候性、疏水性、电绝缘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化工和电子电气等领域。近
给出均值pwm的原理及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使用空间宽度调制来设计正弦光栅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正弦光栅对各种谐波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使得采用均值pwm的正弦光栅所投射
肿瘤治疗效果不佳是当前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常用放化疗、手术切除、肝移植、介入等手段进行肿瘤的治疗,但单一的治疗方式难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手段协同治疗
武器装备的全面质量特性包括专用特性和通用特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对各种武器装备均适用的通用特性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通用特性综合指标以及广义可靠性指标两大部分,对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