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影像技术和媒介的普及,影像这种技术手段再也不仅仅是主流文化人群中进行表达的专利,长期处于被拍摄地位的少数民族开始拿起手中的相机,以本文化持有者的身份拍摄创作出关于他们自己的影片。 云南省泸沽湖地区大落水村尔青拍摄的摩梭影片《离开故土的祖母房》,是文化持有者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和媒介表达摩梭文化在社会生活环境演变过程中文化适应与文化选择的典型影视人类学纪录片。文章基于《品初与祖母房》、《离开故土的依咪》、《离开故土的祖母房》、旅游卫视《行者》栏目播出的《离开故土的祖母房》四个版本影片的被制作的过程进行阐述。结合笔者对该地区全面深入的田野调查分析,探究影片内被拍摄的文化事项及四个版本影像本体所反映出的包括摩梭文化信码以及剪辑建构的新的文化语义在内的文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关注祖母房在摩梭文化中的意义及其随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与文化间的接触,一方面从“作为文化持有者的选择”、“呈现给他者的选择”、“他者的文化选择”三个视角分析作者对影片呈现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以祖母房为研究对象,从外部构造、内部格局、“生死门”三点论析其文化的适应与选择。在文章最后笔者站在影视人类学的学科视野,结合民族文化的“当下性”,简要阐述了其保护与发展的思路。 在研究路径上,以影视人类学、影视美学为线,以影片作者所生活的大落水村和片中事件的发生地利加咀村两地为主要田野点,兼及对泸沽湖周边四个摩梭村寨祖母房变化的考察,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研究思路,使研究主次分明,达到广度与深度的统一。 在研究视角上,尝试从影像本体着手,对四个版本影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四个版本影片的产生过程置于当地的摩梭文化及具体情境中,努力将影片制作者及当事人的内部观念与行为和外部的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重点考量,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