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研究——以“躲猫猫”、邓玉娇事件等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覆盖面不断扩展延伸,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正在现实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向虚拟的网络空间拓展利益表达和诉求的渠道。究其原因,是网络天然的传播特性使得民意的自由、无障碍表达与广泛传播成为可能,网络也因此成为新的舆论场为公众提供一个监督现实的平台。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因为孙志刚之死这一标志性事件而被称为“网络舆论元年”。这一年,中国的网民看到了自己通过网络舆论改变事件进程的力量,自此,现实社会中每一件重大的公共事件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近几年来,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也不再仅仅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而更多的表现出对公共事件应有的责任感。公众对公共事件的高度参与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事件的进程以及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引起网络舆论的公共事件也因此得到或正在得到符合民意的解决。   从引发热议的“躲猫猫”事件到跌宕起伏的杭州“飙车门”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网络舆论对公共事件的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力。网络舆论如何形成、传播?具有哪些特征,产生什么社会效应?本文将从多角度跨学科的视野出发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来讲,本文从2009年多发的公共事件中选择典型案例,通过实证研究,试图总结出在具体的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特点及其对事件进程的影响效果,以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利用网络这块重要的舆论阵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某高层建筑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由高层15层、12层、10层及裙房2层组成,高层下设地下室2层,建筑物的高度,其中高层部分为56.4m,裙房为10.6m.
近几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广告也迅速发展起来,开始呈现出繁花似锦的现象,尤其以H5广告的发展最为突出。H5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广告形式,受到了业界和学界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