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期即刻种植手术中种植体植入最佳时机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瑞典Branemark教授首创纯钛种植系统以来,种植牙已成为牙缺失的重要修复方法之一。传统的牙种植修复要求在拔牙创完全骨性愈合后,牙槽嵴形态良好时才能进行牙种植体植入,这需要3~12个月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牙槽骨会发生明显的吸收。因此,即刻种植技术(immediate implantation)应运而生。然而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由于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有较大间隙,适形性不好,大部分需要植骨。而对于一些因外伤、牙周病(一般伴有局部感染)等需要种植的患者,由于拔牙后不能即时植骨,因此不适合即刻种植。对于这些病例就可以采用延期即刻种植技术(delayed immediate implantation)。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犬牙齿拔除后牙槽窝内成骨细胞活性的高峰期,藉此希望能够对临床上延期即刻种植手术中种植体植入最佳时机的选择有所帮助。在临床上通过比较延期即刻种植(拔牙后14天)与即刻种植、常规种植三种手术方法植入的种植体在种植体周围特定部位的骨密度与牙槽骨吸收高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而比较三种手术方法在近期的修复效果有无明显差别。方法:动物实验部分以已检疫的成年杂种犬4条为实验对象,实验犬麻醉完全后颌面部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口内碘伏消毒。以微创拔牙器械依次拔除4条实验犬的12颗前牙,尽量少破坏牙槽骨壁,拔牙后间断缝合拔牙创,局部压迫止血。连续3日肌肉注射160万单位青霉素预防感染。拔牙术后第7天实验犬1完整切取右侧上颌(第4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2完整切取左侧上颌(第1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3完整切取左侧下颌(第2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4完整切取右侧下颌(第3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拔牙术后第14天实验犬1完整切取第1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2完整切取第2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3完整切取第3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实验犬4完整切取第4象限包括拔牙创在内的牙槽骨块;拔牙后第21和第28天4条实验犬分别按不同象限切取牙槽骨标本,每天1个象限,每个象限包括3颗牙。获得的标本作HE染色观察、Masson染色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临床部分收集6枚应用延期即刻种植、12枚应用即刻种植、12枚应用常规种植的种植体,通过比较患者植入种植体后3个月种植体特定部位的骨密度、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高度是否存在明显差别,进而得出三种手术方法在近期的修复效果有无明显差别。结果:(1)组织学观察第14天切片中可见到大量呈梭形的成骨细胞,说明此时参与新骨形成的成骨细胞明显增多,新骨形成的速度必然加快;Masson染色切片第14天组中着绿色的幼稚骨组织较第7天组中的范围明显增加;(2)拔牙术后第14天组的ALP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3)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植入的种植体的冠端的骨密度灰度级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P>0.05);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植入的种植体在种植体螺纹间中心位置近远中处的骨密度灰度级的平均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P>0.05)。(4)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植入的种植体在近期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高度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植入的种植体在近期内成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1本实验中,杂种犬前牙拔除后牙槽窝处的成骨细胞活性在第14天时达到最高,如果在此时期能够植入种植体,获得良好骨结合的可能性更高。2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延期即刻种植的骨吸收水平与即刻种植、常规种植修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延期即刻种植的种植体周边(包括种植体冠端和种植体螺纹间中点处)的骨密度与即刻种植、常规种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延期即刻种植手术近期修复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于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大量样本的研究。
其他文献
舌癌(Carcinomaoftongue)是发生于舌粘膜的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因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加以舌的机械运动频繁,舌癌常发生于早期的颈淋巴结转移,而
目的: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了解细胞支架材料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情况。方法:取健康SD大鼠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