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暴力行为也越演越烈。2019年,就有数起公众人物遭受网络暴力事件,例如潘长江遭受蔡徐坤粉丝谩骂、金庸被“死亡”事件、山东大学遭到网友口诛笔伐,尤其是最近韩国女星因网络暴力而自杀事件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络暴力这一问题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在研究一中利用微博消息和百度指数,以大数据的方式探讨了网络暴力新闻和网络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民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理论成立的基础上,在研究一中利用大数据与心理学的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抓取21000条微博,并统计110天百度统计的焦虑指数作为中介变量,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借助对微博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每日的网络暴力行为指数。在研究一中本研究计划探索网络暴力新闻与网络暴力行为的关系以及焦虑情绪是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一将关注点放在网络暴力行为的宏观方面,以日期为单位,而不是以单独的网民个体为单位。研究的是变量间每日的变化趋势。研究二中,抓取60名用户的30天内的2480条微博,统计相对应性别以及三十天内点赞总数量,将点赞总数量作为网络社会支持的指标,以香港示威,婚闹,家暴等热搜词汇为关键词,对获取的微博文本进行词频统计,获得个体浏览网络暴力新闻指数。利用文心文本分析系统获得焦虑指数以及网络暴力行为指数。研究二研究网络社会支持与性别是否会对焦虑情绪和网络暴力行为起调节作用。相较于研究一的宏观研究,研究二将关注点放在个体层面,通过对比不同的网民个体研究网络暴力新闻对网民的影响。在研究一中发现网络暴力新闻会显著正向预测网络中网民的暴力行为。其次,当把焦虑指数纳入模型做中介分析,呈现完全中介的状态。在研究二中研究发现焦虑情绪在网络暴力新闻和网络暴力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社会支持会调节网络暴力新闻和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高网络社会支持相较于低网络社会支持的个体在面对网络暴力新闻时会产生更少的焦虑情绪,而性别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由此可见,在未来预防网络暴力事件时,可以从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入手或从网民情绪方面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