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塑料污染因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危害正在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进入环境中的塑料会发生如氧化、热解、风力和光照等老化行为,变成粒径更小的微(纳)米塑料。因此,探究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过程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使用较为广泛的聚乙烯塑料(PE)和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失重率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来探究塑料的老化情况,同时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铁氧化物介导下微塑料的界面过程和老化机制”(编号:419773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污染因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危害正在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进入环境中的塑料会发生如氧化、热解、风力和光照等老化行为,变成粒径更小的微(纳)米塑料。因此,探究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过程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使用较为广泛的聚乙烯塑料(PE)和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失重率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来探究塑料的老化情况,同时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研究PE塑料的老化特性。由前期的研究,明确了塑料在土壤中的老化过程,并且塑料可能会在土壤中被大量积累并伴随着粒径变小且理化性质改变等情况,进而可能会影响共存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后续开展了塑料对植物的影响过程和毒性效应的评价工作,选择食用植物(菠菜和黄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评价不同处理方式下PSNP(老化前后和不同浓度)通过不同的施加方式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PE塑料在不同条件下(有无种植植物,培养时间和土层)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过程。通过失重率数据发现有无种植植物对PE塑料的老化影响较小,而土层和培养时间的变化对PE塑料的老化影响较大。SEM分析表明在50 d后PE塑料表面会出现轻微的开裂,100 d后会变得更加粗糙并伴有凹坑和裂缝。0-10 cm处表面结构变化比其他土层更显著。此外,有无种植植物对表面形貌没有显著的影响。结合FTIR光谱分析和2D-COS分析表明,有五个明显变化的峰,分别位于969,1364,1629,1733和3428cm-1波长处,峰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并且羰基峰主要出现在100 d和0-10 cm土层处。在0-10cm和10-20cm土层处,序列变化均为969 cm-1(C-H)>1364 cm-1(-CH3)>1629cm-1(C=C)>3428 cm-1(-OH)>1733 cm-1(C=O),而在20-30cm土层处未发现明显的序列变化,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培养时间和土层对于PE塑料的老化起了主导作用。(2)研究菠菜对老化前后PSNPs的响应机制。通过SEM分析,发现菠菜根、茎和叶中均观察到原始PSNPs和老化PSNPs。生理生化分析(生物量、种子发芽率和根冠比)表明老化前后PSNPs均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并且老化PSNPs影响更甚。代谢组学研究表明,根部PSNPs显著影响了参与氨基酸代谢、膜运输、脂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代谢途径,而叶片中PSNPs显著影响了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代谢途径。叶片总体代谢受到的干扰小于根部,且干扰的代谢通路途径与根部有一定的不同。但在显著发生变化的叶代谢产物中,有21种与发生变化的根代谢产物重叠。这可能表明暴露于PSNPs的根中产生的差异代谢物被运输到叶片中。在根部和叶片中,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在原始PSNPs和老化PSNPs施加后分别有下降和上升的趋势,碳水化合物代谢物含量仅在老化PSNPs施加后在根部发生变化,并且饱和脂肪酸含量在老化前后PSNPs施加后均显著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老化PSNPs的施加后在根部发生显著改变。因此,老化PSNPs显著影响了菠菜根中氮和碳库的重新分配并且重塑膜流动性,增强耐氧化性从而保持膜的完整性。(3)研究黄瓜对不同浓度PSNPs的响应机制。SEM分析表明叶片表面和气孔中均观察到PSNPs。生理生化数据表明PSNPs的施加并没有引起显著改变。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相对于对照组,低浓度PSNPs显著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四种代谢途径,而高浓度PSNPs显著影响五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4种氨基酸代谢,并且高浓度PSNPs显著影响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和抗氧化剂类代谢产物,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PSNPs的施加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影响。转录组学分析表明高浓度PSNPs的施加造成差异表达基因(DEG)的数量高于低浓度PSNPs的施加,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高浓度PSNPs的施加对生物过程的影响更大,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低浓度暴露下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几乎下调,而高浓度暴露下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几乎上调并伴随着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下调。这些结果说明低浓度PSNPs施加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而高浓度PSNPs显著激活植物防御系统,调节植物对环境胁迫的耐受能力。
其他文献
氮和磷是水体中最为常见的两种元素,过量的氮和磷排入水体将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发现,氨氮和磷酸根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两种主要物质。目前已有多种水体净化技术被用于去除NH4+-N和PO43-,其中吸附法因其高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本研究利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了两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掺杂沸石材料,铁铝锰复合金属氧化物掺杂沸石(Iron,aluminium
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中国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因其具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近年来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枸杞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枸杞产量,过量施用化肥的现象较为普遍。过量的化肥一方面会影响枸杞品质,另一方面还会增加环境污染风险,不利于我国发展绿色农业。有机肥作为一种养分较为全面的肥料,其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柴达木地区枸杞园能否通过有机
多元情境是教师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政治课程所传达出的价值理念。多元化情境则是要将教学情境鲜活化、生动化,使之更加符合高中政治的教学主题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习惯。为了保障多元化情境的构建效能,教师需要从情境教学的特点出发,认识情境教学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意义,进而发现高中政治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起高效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策略。本文将围绕构筑多元情境,对高中
黄土高原是全球公认的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制约着该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黄土高原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持续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淤地坝、修筑梯田等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措施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已经通过植被覆盖的提高被公众认可。但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多种自然及人为因素决定的,近年来黄土高原区局部出现的水资源承载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CWs)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溶解氧不足、缺乏碳源和吸附污染物能力较弱以及对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深度净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生物炭作为填料,提高了湿地的吸附能力;利用间歇曝气技术,在人工湿地中建立了交替好氧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农膜因其价格低廉、透光度高、延展性强,从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然而,农膜施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已严重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及土壤健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农膜残留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已有研究,但大多聚焦土壤中农膜大残片对土壤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影响,而对机械力作用、环境风化及老化所形成的微小塑料颗粒的研究仍处
目前,好氧堆肥技术因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好氧发酵产物——堆肥的腐熟度对于堆肥产品的农田利用有重要的影响。在堆肥产品正式施用到农田前,对其腐熟度进行评估,以防止未腐熟的堆肥产品进入农田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芽指数法(Germination Index)是国内外评价堆肥腐熟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存在发芽指数测定程序和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且发芽指数与堆肥理化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苹果种植的优势产区,水分是限制苹果发展的最大因素,果农为追求产量,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用量,也导致果园很多问题的滋生。以往对水肥耦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小麦、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上,对果树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成龄果树上,且所用的肥料为常规化肥,研究内容多为高肥、中肥和低肥与水分耦合对果树的影响,而关于水肥耦合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一年生瑞阳和瑞雪苹果幼树作为试验材料,设
我国大部分园龄为20-30年的老果园由于常年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果园养分比例失调,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引起病虫害发生,树体衰老过早,果实品质变差,效益连年降低。施加外源改良剂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以及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病害发生,延长果树的果期,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实产量。本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碳氮、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并结合胞外酶化学
陕南是我国核桃种植的重要区域,但在核桃生产过程中,施肥不科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土壤质量堪忧。因此,如何科学施肥,提高核桃园土壤肥力质量,已成为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长期定位施肥下核桃园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化肥配施有机肥(T2)、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化肥配施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T4)五种配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