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社会公正问题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关注。公正问题不仅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现代大学生关注国家改革和社会转型,对社会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力,但也容易产生盲从和从众心理。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带给他们“不公正”的感受,更会影响他们对于“公正”的价值判断,校园中大学生“不公正”行为的存在也印证了社会矛盾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影响。这就提出了如何引导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也包含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公正观的理论是什么?如何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目标,对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在大学生公正观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方法体系,以及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等支持体系。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本章分析我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因社会矛盾频发而引发的公正问题,以及社会公正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缘起。论文对国内外与公正观教育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资料梳理和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公正观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难以回应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要求,这进一步说明了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章概述了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存在不足。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古今中外关于公正、公正观、公正观教育等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相关的理论。西方社会关于公正的理论较为丰厚,从古希腊到现代形成公正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研究了对现代西方影响比较大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公正观理论;研究了以秦汉为界对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公正思想和秦汉之后中国传统公正思想的流变,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公正思想,是今天进行公正观教育的宝贵资源。论文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公正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析社会公正问题的阶级立场、关于社会公正批判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关于社会公正与个人自由统一性的观点,对研究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极具指导价值。论文研究梳理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公正思想,挖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公正思想。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由于更贴近中国的实际和现实,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第三章)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公正观的现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公正观中既有批判精神、参与意识、关怀理念等积极方面,亦存在公正认知偏差性、强批判弱实践的公正偏向、激进非理性等消极方面。现状调研为研究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如何进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教育总目标,从大学生个体的公正观培育与践行来考虑公正观教育的具体目标设定,在此原则上提出认知、观念和行为等一系列公正观教育目标。关于公正观教育内容的选择,论文从契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需要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性教育、现代法治和权利教育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等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公正观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有机统一。第五章探讨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法问题。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方法是集方式、手段、途径为一体的综合方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法选择要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规律、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和人本性相结合。从公正观教育的具体操作来看,要立足传统知识性教育、创新课堂教育形式;要借鉴社会资源、拓宽公正观教育的途径;注重实践育人,提高公正观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第六章探究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实践层面,由于其在现实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构建完善的公正观教育实施系统是实施公正观教育的应然选择。从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到教育教学具体实施单位的安排和设计,从教育条件的保障到环境氛围的塑造等,每个环节都将影响着公正观教育的具体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