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心理机制及有效学习策略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y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二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是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以及其它认知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等)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语言词汇信息在大脑中的输入、储存、表征和提取。双语心理词库则是该研究领域中的另一个内容,其重点集中在双语词汇的概念和形式的表征关系上。我们时常都在思考:外语在双语者的大脑中是怎样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掌握了一门外语对我们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高职学生在中文的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是如何有效提取二语词汇的?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在尹德谟教授(2005)提出的外语学习中母语与外语的“知识-认知结构”(“或语言与思维结构”)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阐释汉-英心理词库在认知-知识结构上的表征,探求科学实用的词汇教学方法,为中国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在理论和策略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双元结构的提出,为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之心理词汇/词库的理论添加了全新的内涵,其目的在于揭示在双语思维与认知过程中外语概念表征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外语词汇意义的通达机制。毋庸置疑,成年人外语心理词库的构建是以业已形成的强大母语心理词库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外语词库与母语词库之间难免形成交叉对比的错综复杂关系。为了研究外语学习者是如何在母语认知思维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可以进行独立运作的外语认知思维结构,笔者借用中外学者对心理词库的研究结论,利用归纳演绎的方式,论证双语心理词库从听觉和视觉不同渠道相互通达的有效机制。  论文分为七章,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涉及课题来源、课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阐述双元结构理论及其关联理论。从语音、形态、语义、句法四个方面明确叙述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外语的语言学习者汉语知识-认知结构与英语知识-认知结构之间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详述双元结构理论对心理词库的诠释。罗列出学术界在心理词库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外语的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表征以及心理词汇提取模型  第四章大脑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结合大脑记忆学说和记忆的遗忘规律来论述双语者词汇记忆提取的有效机制。  第五章借用中外学者对心理词库的研究结论,利用归纳演绎的方式,论证双语心理词库从听觉和视觉不同渠道相互通达的有效机制,提出视听通道双语心理词库的相互刺激连接模型。  第六章作者总结了本研究对外语词汇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提出词汇学习有效策略。  第七章结语部分。主要涉及本研究的结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等问题。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近年来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竞争者。罗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五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出版了30几部小说。纵观罗斯的小说,其文
本文采用形式主义的观点,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对两部文学作品进行了文本对比分析。即把文学作品看做内部自给自足的独立文本,然后用计量文体学的方法主要对两个文本进行定量对比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