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将自己的企业设立到本土之外的低成本地区,如美国、欧洲和日本将其传统制造业及一些服务业向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转移,以使其能在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但同时,也会使跨国公司的利润水平整体增加,这部分增加的利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选址节约。这时候,如何对增加选址节约进行征税已经成为各国税务机关,特别是低成本区税务机关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美国以及印度等国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关注。而美国更是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国家,除了在转让定价案例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选址节约的分配问题外,美国更是早在1963年就在其法规中对选址节约问题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并以相应案例作为指导。 我国在涉外税务上起步较晚,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税收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税务局也因此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步伐以赶上国际税收理论发展的节奏。选址节约税收问题是一个新生的国际税收概念,各国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关注这个问题。 本文从选址节约税务问题的最早产生出发,通过介绍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选址节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贡献,找出选址节约案例中的关键点:选址节约的划归以及选址节约的计算。然后,根据中国现行税收管理状况,特别是在选址节约方面做的工作,总结出中国在这个两个关键点中所面临的问题。接着,作者通过实际案例中发现的问题,找出中国税务局在选址节约上应该加强的方面,并根据此类问题的本质原因,找出比较有效的解决思路;同时,作者通过分析国外典型案例,将选址节约划归的问题细化,根据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产生的选址节约划归问题,寻找适应各种情况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