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阴虚证是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发生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和综合征,在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体内必然存在和发生着一系列的级联病理生理反应。也就是说,阴虚证时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是广泛而全面的,机体的每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或功能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改变(原发性改变和/或继发性改变)。申维玺等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阴虚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其基本发病学机理是由于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下,导致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调控失调,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增强、生物学活性相对升高,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目前的理论研究得出的“阴虚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只是一个理论模型和理论框架,要研究清楚阴虚证时细胞因子网络变化的具体内容、信号转导及核转录因子对阴虚证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等问题,只能是依靠实验研究才能解决。由于阴虚证发生的复杂性,以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定论,加之国内外对阴虚证时信号传导、核转录因子对阴虚证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甚少,因此我们在应用传统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新的技术手段来阐述。基因芯片技术(genechip technology),又称cDNA微阵列(cDNA microarray),是分析瞬间基因表达全貌的很有价值的工具,它可以剖析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体系。目前有关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阴虚证发病学机理的报道较少,故应用该技术寻找阴虚证候差异表达的基因,将有助于阐述阴虚证信号转导机制及核转录因子对阴虚证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探讨阴虚证的发病学机理,并为诊断和治疗阴虚证候提供新的策略。为此,对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激活蛋白(activatorprotein,AP-1)和恶性肿瘤阴虚证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的关系方面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一、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阴虚证患者肺组织非瘤细胞MAPK、NF-κB、AP-1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例肺癌阴虚证患者和20例肺癌无阴虚患者,其中肺癌阴虚证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41-70岁;肺癌无阴虚证患者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37-70岁,分为两组:肺癌阴虚证组和肺癌无阴虚组。以两组患者手术后大体肺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两组患者肺组织非瘤细胞内MAPK、NF-κB、AP-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癌阴虚证患者非瘤细胞内MAPK、NF-κB、AP-1蛋白表达水平较肺癌无阴虚证患者明显升高。非瘤细胞内MAPK、NF-κB、AP-1蛋白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恶性肿瘤阴虚证患者MAPK、NF-κB、AP-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例阴虚证患者和3例无阴虚证患者。其中肺癌2例,均为女性,肺癌阴虚证患者64岁,肺癌无阴虚证患者60岁;结肠癌2例,均为男性,结肠癌阴虚证患者58岁,结肠癌无阴虚证患者55岁;胃癌患者2例,均为女性,阴虚证患者61岁,无阴虚证患者58岁。将上述病人总RNA提取后,分别逆转录成cDNA。再进行测试芯片的杂交、洗染和分析,根据测试芯片的结果再杂交表达谱芯片,芯片采用高分辨率扫描仪(Gene Tech公司)进行扫描,将扫描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得到他们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信息。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阴虚证患者MAPK、NF-κB、AP-1基因表达信号值明显高于无阴虚证组,两组间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分析阴虚证本质理论研究结果和MAPK、NF-κB、AP-1信号传导通路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肺癌阴虚证患者肺组织非瘤细胞MAPK、NF-κB、AP-1蛋白表达较无阴虚组升高,MAPK、NF-κB、AP-1和肺癌阴虚证相关。2.恶性肿瘤阴虚证患者和无阴虚证患者相比MAPK、NF-κB、AP-1基因表达发生变化。3.MAPK、NF-κB、AP-1参与阴虚状态下的细胞信号传导,可能是阴虚证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