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判别系统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anhuaf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升奶牛福利、提高奶业生产效率、降低奶业生产成本,成为奶业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针对我国当前中小型养殖场面临的管理方法滞后、疾病监测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及时判定奶牛突发行为等问题,开发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行为判别系统。系统采用3层架构模式,经过硬件部分设计、软件部分设计、算法研发、软件开发、现场试验验证,实现了奶牛运动信息与基础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展示功能,具有稳定性强,精确率高的特点,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组织管理。(1)硬件部分设计遵循系统功耗低、检测灵敏度高、运行稳定性强的设计原则,集成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处理器M430-F149、无线收发器CC1101等芯片,满足精确采集奶牛运动加速度数据、长期可靠传输数据等工作要求。同时,完成无线传感节点传输性能测试,确定最优传输距离与最佳节点固定高度。软件部分设计使用PHP+JavaScript+MySQL语言,并对软件功能模块、数据库表结构、接口等部分进行设计。(2)提出一种用于奶牛实时行为判别的半监督模糊聚类(FCM,Fuzzy CMeans)算法,该算法有机融合有监督学习算法与无监督学习算法的优点,有效提升奶牛行为判别的准确性。与模糊聚类算法、K-means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有效提升奶牛行为判别准确度,具有准确性高、学习复杂度低、运行速度快的特点。(3)在实际试验中发现,算法对于进食和站立行为的判别精度较低,因此引入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将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的判别结果与奶牛定位数据信息作为证据来源,利用组合规则建立单一模型进行证据融合,并对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对于进食和站立行为的判别结果进行重新分类。重新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腿部安装模式下的进食和站立行为的判别准确度。(4)采用B/S架构,并结合判别算法编写系统软件,使用稳定性强、效率高、技术成熟的开发环境完成开发,并进行详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升级方便,操作界面具有简洁美观、展示结果清晰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玉米油富含亚油酸和其他必需脂肪酸的特性,将其作为反刍动物日粮脂肪酸补充料有利于瘤胃微生物代谢和抑制甲烷气体排放。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油在以下方面的潜在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具有结构整体性好、抗弯刚度强、抗扭性能较好、受力性能合理、伸缩装置少,便于养护等优点。在设计阶段设置竖向预应力成为防止腹板开裂重要技术措施,大多
低维半导体材料中存在各种量子效应,且可直接使用现有微纳工艺加工,是制备高性能、高集成度的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器件的重要材料。目前,利用低维半导体材料的晶向调控其光电性
能量回收是影响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能耗和性价比的关键技术,而海水淡化泵是能量回收装置的一个主要能耗设备。由于海水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得海水淡化泵的摩擦副材料面临着苛刻的工作环境,其关键零部件寿命短、工作效率低,更换频繁。摩擦副材料不仅要选择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还要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磨损、耐腐蚀性能。本文根据课题要求,研究选配透平式、柱塞式及自增压式一体机海水淡化泵的关键零部件耐磨蚀高性能材料,开展
RegⅢγ是Reg(regenerating gene,再生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属于C型凝集素的第IV家族,主要在哺乳动物胰岛、皮肤和肠道的上皮组织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抗菌功能、抗炎功
目的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多是由于面神经根出或入脑干区(Root exit/entry zone,REZ)受异常血管压迫,造成神经脱髓鞘病变、信号跨神经纤维传导所致。显微血管减压
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双基地ISAR)因其独特的结构提供了目标视角的多样性,成像结构和成像环境共同影响成像的质量。海面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成像环境,舰船目标在高海况的影响下
在此次实践中,思考镜框式舞台之外,市场的需求之下的实景演出。怎样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所各自不同的特殊条件,规划这些人为的和自然的特殊场所。作为舞台美术设计,如何利用这些
英国作为学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历来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新工党执政以来,在“第三条道路”的引领下,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其提高至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新工党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发展进行梳理,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学前教育的了解,也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启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史料、政策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可以让人们能够快速理解这些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分析并挖掘出其隐藏的价值信息。典型的数据可视化实现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大数据开发人员根据数据可视化的需求设计数据库,提供数据源;然后,后端开发人员对数据源进行条件查询,将结果包装成数据包;最后,前端工程师根据数据包实现可视化页面开发。随着需求的增多,这种冗长的开发流程很多时候会成为影响团队开发效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