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随着人民对艺术生活多元化需求的提高,各高师院校也相继开展了大提琴教学科目。大提琴教学科目在高师的开展,令更多的高师院校学生得到接触并学习大提琴的机会,在他们之间会有很大一批学生会成为我国的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随着这些高师院校学生逐渐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对大提琴的认识和了解也必将为这门乐器在我国的普及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然而,当大提琴教学工作在高校中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高师大提琴教学方式是以专业音乐学院大提琴的教学方式为基础“移植”过来的,但由于双方教学目标的差异,这种“移植”出现了很多“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水土不服”,广大高师大提琴教师做了很多有意的探索与创新。然而,因为高师大提琴教学至今没有一套成熟而系统的理论支持,大家在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目标、作用等方面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分歧,这种探索和创新略显杂乱,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无法形成一个统一而系统的体系。笔者认为,大提琴教学师范化的首要关键就在于准确的目标定位。专业音乐学院大提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的专业音乐人才,这个定位明显与高师大提琴教育的初衷不符,所以,在高师大提琴教学研究中,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对高师大提琴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只有具有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教学目标,大家的各种探索和创新才能在高师大提琴教学改革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融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始,笔者就分析了大提琴教学在高师教育中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教学目标和作用。接着,笔者结合师范性的需求和教学实践,阐述了高师大提琴教学应遵守的几项原则和高师大提琴教学的一些常用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将作为对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理论基础带入到高师大提琴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改革的建议中去。在阐述了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理论基础之后,笔者开始从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出发,从教学理念、教学对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如今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着重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机械照搬专业学院大提琴教学方法、师范类学院扩大招生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资源不足等情况,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提出了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扎根师范学院自身特点,形成具有师范性的教学理念;加强师资投入,特别是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挖掘软件自身潜力,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针对高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编写高师大提琴专用教材;利用教学模式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等。作者从实践出发,本着要具有可执行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五个方面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高师大提琴教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系列课题的集合,限于资源和能力,笔者无法对文中提到的每一个子课题一一进行圆满的解答,也无法对提出的建议在实践中一一证明。作者在文中试图阐明的重点在于我们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对高师大提琴教学这一系统工程进行研究、实践,进而将其丰满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出于这个目的,笔者大胆的归纳自身所理解的高师大提琴教学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也许受限于资源和能力,笔者在文中所总结的理论也许还有很多待商榷之处;笔者想表达的另一层含义是,只有在这些基础理论上形成了共识,我们才有统一的标准去分析我们教学实践中还存在怎么的不足,要进行怎么样的改革。基于同样的原因,笔者运用自身所理解的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理论对目前高师大提琴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建议还仅仅停留在设想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去证明、矫正,但是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在高师大提琴教学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带给广大高师大提琴教育工作者灵感和启发,为高师大提琴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