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能源消耗的大国,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2015年,国家提出了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着力点。构建能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此外,经济的快速增长依靠投资的增长,我国如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存在了大量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人们渐渐把投资目光聚焦到新兴产业。其中,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众多光伏企业在国内外交易所上市,不断增加投资,扩大企业规模。但是,对部分新兴产业的研究表明,新兴能源产业同样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现象。不仅如此,更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相继出现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等情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在美国上市的八大光伏企业为样本,以英利绿色能源为例,研究发现其产业政策从政府、金融机构和管理层决策三方面影响了企业过度投资,而过度投资从现金流和债务负担两方面造成了企业财务困境。本文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阐述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并提出创新点。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对关键词概念进行界定,提出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从两个层面上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简要评论。第3章为光伏产业政策及光伏企业经营情况,阐述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政策,以八家国内大型光伏企业为例,从其企业上市情况、投资情况和经营绩效分析他们的财务及运营等情况,并提出选择英利绿色能源为研究案例的理由。第4章为英利绿色能源案例描述,介绍了英利绿色能源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企业投资状况,通过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市场价值来衡量企业的市场表现。第5章为英利绿色能源的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产业政策对企业过度投资,进而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第6章为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出了案例研究结论,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通过本案例总结的教训,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最后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贡献在于将宏观方面的产业政策与微观方面的企业投资行为连接起来,结合企业行为的因素,运用具体的案例,构建了企业财务困境分析逻辑框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性,对研究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过度投资而引发的财务状况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