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滑膜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在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表达。  方法:  CIA模型建立将用0.1 mol/L冰醋酸溶解的CCⅡ与等体积的CFA充分乳化,配成终浓度为0.5g/L的乳剂。大鼠用水合氯醛(用量0.3mL/100g)麻醉后,模型组于大鼠背部及鼠尾根部多点皮下注射配制好的Ⅱ型胶原溶液,总量为1 mL。1周后上述方法、相同剂量再进行1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取材与包埋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左后足跖趾关节,10%多聚甲醛固定1周,脱钙液(盐酸加甲酸溶液)脱钙,用大头针检测脱钙满意后,将关节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同时分离双侧膝关节滑膜组织,立即放入液氮中,随后-80℃冰箱冻存备用。  观察指标:一般情况观察:观察大鼠体毛的色泽、活动状态、排便及食量的变化情况并每周测定大鼠体重。(2)关节炎指数(AI):根据关节肿胀、颜色及关节活动情况记录并评价大鼠全身关节病变程度,每7d评定1次,共评定6次。评分标准:0分,无红肿;1分,小趾关节稍肿;2分,趾关节和足趾肿胀;3分,踝关节以下的足爪肿胀;4分,包括踝关节在内全部足爪肿胀。四肢肢体的病变程度累积积分为AI,最高为16分。(3)足趾容积的测定:根据排水法原理,用自制的关节容积测量器测量大鼠左后足双踝连线以下全足容积,每周测量1次,共测6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跖趾关节标本均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采用SP染色,经二甲苯脱蜡和梯度乙醇脱水,组织抗原热修复。滴加一抗(1∶150的兔抗PADI4、1∶50的兔抗PTPN22)后4℃冰箱孵育过夜;滴加二抗,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室温孵育20 min。各步骤间以PBS冲洗5 min,连续3次。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光镜下观察,胞膜或胞浆着棕黄或棕色者为阳性表达。计算染色后PADI4和PTPN22表达阳性细胞的数目。每个处理组做3张染片,每张染片随机计数10个非重叠视野(×400)下的阳性细胞数,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片采集设备:NIS-ElementsF3.0,分析软件:Nikon NIS-Elements BR3.0。  Western blot检测:  用不同时期CIA大鼠膝关节滑膜的做Western blot检测。取保存于-80℃中的膝关节滑膜,加入适量裂解液裂解滑膜组织,超声破碎仪破碎组织后取上清,采用BCAProtein Assay Kit测蛋白浓度后,每个样品均调整为40μg/μl的蛋白终浓度,每孔上样20μl后进行SDS-PAGE电泳。电压强度为80V,电泳1h后,改为120V,电泳2h。电泳结束后,进行转膜,电转移的条件设定为恒电压100V,2h。然后将PVDF膜浸泡入5%的脱脂牛奶中2h,加入一抗后4℃孵育过夜(1∶1000的兔抗PADI4、1∶500的兔抗PTPN22,1∶15000鼠抗GAPDH)。复温30min,TBST洗膜后加入二抗(1∶500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驴抗兔/小鼠IgG)室温下孵育2h,TBST洗膜后进行ECL显色反应、曝光、显影、过水、定影。  Real-time PCR检测:  取保存于-80℃中的膝关节滑膜,加入1ml Trizol(Gibco BRL,Breda, TheNetherlands)冰上匀浆,离心使RNA充分溶解,测RNA浓度。根据所测浓度,逆转录cDNA:含1ugRNA反应混合物置于42℃,60min。用水稀释引物至100ul,聚合酶链反应PCR后,PCR循环,条件如下:94℃5min;94℃45s; Tm+4℃45s;72℃45s229-34(从第2步开始循环30-35个循环);72℃7min;4℃12h。PCR结束后置于冰上开始电泳。保存图像。  统计学分析检测的数据输入SPSS19.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CIA模型组关节炎发展迅速,关节炎指数、足趾容积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ADI4、PTPN22表达亦增多,体重减轻。  结论:  PADI4、PTPN22与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3N-NH3·H2O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乙酰唑胺抑制实验在大鼠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50g±50g),
目的:利用兔面神经损伤模型,观察电针刺激对面神经核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以及面神经核中神经元细胞形态的改变,探讨电针对面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