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澍,字百瀹(一字伯瀹、寿谷、时霖),号介侯(一号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张澍一生勤于辑撰,著述极多,堪称清代乾嘉时期博学大儒。其学术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史学(姓氏学、地方史志学)、金石学、文学、经学、语言学等,尤以史学成就著称。自嘉庆十七年(1812),张澍先后任四川省屏山县、兴文县、大足县、铜梁县、南溪县等五县知县,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在蜀期间,他注重对四川地方史料的研究,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四川地方文献,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正月十五日(1818年2月20日)自刊《蜀典》十二卷。《蜀典》作为一部私修四川地方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部珍贵的古代巴蜀地方文献。《蜀典·姓氏类》对古代巴蜀地区奇异、生僻之姓进行大规模的厘清辑撰,为后人探讨古代巴蜀地区民族冲突融合消失、姓氏演变、人物考释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但该志刊行以来,长期收藏于四川省、甘肃省等各大图书馆却无人整理,研究成果寥寥。本文以《蜀典·姓氏类》作为研究对象,对《蜀典》姓氏类文献进行整理及研究工作,以期厘清古代巴蜀姓氏的来源、发展演变和分布,阐释姓氏的寻根意识、认识价值、文明传承,为其他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古代巴蜀姓氏提供研究资料。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指出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论题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蜀典》姓氏类文献研究。首先,对《蜀典》姓氏类全篇所引书目按照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分类,在每一分类下又细分小类。同时,列举出所引每种书籍有代表性的内容,间或加有按语考辩讹误,探讨其相较于原书的异同点,并对其进行细致地分析。其次,以《蜀典》姓氏类文献内容为依据,对巴蜀地区古“姓”源起、“氏”的发生以及姓氏改易等情况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加深对古巴蜀姓氏之源流的认识。再次,分析《蜀典》姓氏类文献对姓氏文化的阐释,指出姓氏文化寻根问祖、历史印证、文明传承的价值功能。最后,结语部分。总结概括《蜀典》姓氏类文献研究的内容。第三部分是《蜀典》姓氏类文献整理。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蜀典·姓氏类》原文进行标点,对谬误之处进行校勘,对疑难之处适度注释,方便今人学者阅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