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土地利用优劣程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评价及预测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手段。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数据库是将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是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构建,为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管理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数据依据。本课题是以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为研究背景,通过GIS技术将数学模型与空间数据动态关联,从而建立土地评价与预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区域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社会可持续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改善,对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总结了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土地利用预测与评价空间数据库与数学模型结合的重要意义。(2)讨论了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叙述了土地评价及预测的数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3)重点讨论了土地利用评价及预测数据库设计的实现方法,涵盖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建库需求、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4)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实现了土地利用评价及预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实时调用、动态管理等功能。(5)最后,通过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系统对数据库结构及功能进行检验,验证了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设计与研究的“基于GIS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的数据库”已经进行了试用,结果表明该数据库的设计符合空间数据库建库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满足土地利用评价与预测数学模型应用的实时调用与动态管理的需求,结构合理,操作方面,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