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对西藏一直实行特殊的政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逢关键时刻,中央都要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以确定对西藏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在2010年初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西藏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做好西藏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环境,五次工作会确定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产品基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解读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好西藏社会稳定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加大力度投入到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西藏的财政拨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再加上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全国援藏机制,这些中央政府制度供给使得西藏的发展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总体供给模式”①。这一总体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藏依赖中央的支持。虽然西藏对于技术、资本以及劳动力都可以实现内外转移,但是经济发展却没有得到大规模内生变量的支持。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仍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强力拉动,根据“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②,西藏实际财政支出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生产总值仅增长约0.47个百分点,财政资金投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不足0.5,这充分说明财政投入对增强西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推动作用是低下的。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因此,研究西藏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分为对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以往学者对金融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对国内欠发达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较少。本文在实证检验基础上,分别分析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调整、金融中介效率影响西藏产业发展,这是本文的创新点。
接着阐述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首先对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产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两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六方面的作用机制,分别是产业资本的形成机制,产业资本的导向机制,信用扩张机制,产融结合机制,信息揭示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后详细解读了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情况。西藏金融发展分别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针对西藏银行业,我们先从银行业的金融机构阐述。西藏有四家国有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西藏银行,和刚入驻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将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存贷款余额进行比较得出金融发展规模。西藏证券业还处于极不发达阶段,只有十家上市公司,而且各上市公司只有一两家效益理想,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引导。西藏保险业正在加大步伐发展,由之前的只有一家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到现在的四家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保险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机动车辆险种转变成了健康险、人身意外险等其它各种险种,正逐步发展,走向正轨。西藏产业发展概述,分别从西藏三大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阐述。西藏产业发展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完善,同时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在解读了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概况后,文章分析了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现状从西藏自治区金融优惠政策、间接融资支持现状、直接融资现状、担保行业支持现状角度介绍,发现西藏在其特殊的金融优惠政策下,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方式支持力度不够,担保业发展滞后;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存在西藏金融机构单一化,金融工具多元化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信贷结构不优化,金融安全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在文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系数(ISR)=(西藏自治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西藏自治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该比值表示西藏产业发展水平。选取解释变量金融发展规模(FIR)=西藏自治区货币资产(M2)/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金融结构(FSR)=(西藏自治区保险资产总额+西藏自治区股票资产总额)/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金融中介效率(SLR)=西藏自治区银行业贷款余额/西藏自治区银行业存款余额。运用1998-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对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在数据稳定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检验方式,包括对单位根、格兰杰因果等检验,首先是看不同变量间是否协整,然后再针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系数、金融结构再加上金融发展规模、金融中介效率这四个指标以及它们对应的一阶差分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拥有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只有生成相应的二阶差分变量才平稳。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同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规模、西藏自治区金融结构、西藏自治区金融中介效率之间至少存在一种协整关系。滞后3期时,西藏自治区金融中介效率和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规模是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结构不是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的原因。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提出合适的对策建议。西藏自治区逐渐扩大金融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藏产业的发展,但却没有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而且还抑制了西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本文着重从扩大西藏的金融发展规模、提高西藏金融发展效率、完善西藏金融市场体系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畅通金融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保险业市场发展,促进证券市场发展,促进担保业发展。
总之,本文主要是对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因为笔者是来自西藏的一名藏族学生,希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西藏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量,然而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加上自身知识的浅薄,文中存在不足之处;另外由于西藏数据的缺失和难获取性,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只选取了16年的样本数据,这对实证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加大力度投入到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西藏的财政拨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再加上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全国援藏机制,这些中央政府制度供给使得西藏的发展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总体供给模式”①。这一总体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藏依赖中央的支持。虽然西藏对于技术、资本以及劳动力都可以实现内外转移,但是经济发展却没有得到大规模内生变量的支持。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仍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强力拉动,根据“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②,西藏实际财政支出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生产总值仅增长约0.47个百分点,财政资金投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不足0.5,这充分说明财政投入对增强西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推动作用是低下的。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因此,研究西藏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分为对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以往学者对金融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对国内欠发达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较少。本文在实证检验基础上,分别分析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调整、金融中介效率影响西藏产业发展,这是本文的创新点。
接着阐述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首先对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产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两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六方面的作用机制,分别是产业资本的形成机制,产业资本的导向机制,信用扩张机制,产融结合机制,信息揭示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后详细解读了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情况。西藏金融发展分别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针对西藏银行业,我们先从银行业的金融机构阐述。西藏有四家国有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西藏银行,和刚入驻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将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存贷款余额进行比较得出金融发展规模。西藏证券业还处于极不发达阶段,只有十家上市公司,而且各上市公司只有一两家效益理想,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引导。西藏保险业正在加大步伐发展,由之前的只有一家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到现在的四家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保险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机动车辆险种转变成了健康险、人身意外险等其它各种险种,正逐步发展,走向正轨。西藏产业发展概述,分别从西藏三大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阐述。西藏产业发展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完善,同时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在解读了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概况后,文章分析了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现状从西藏自治区金融优惠政策、间接融资支持现状、直接融资现状、担保行业支持现状角度介绍,发现西藏在其特殊的金融优惠政策下,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方式支持力度不够,担保业发展滞后;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存在西藏金融机构单一化,金融工具多元化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信贷结构不优化,金融安全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在文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系数(ISR)=(西藏自治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西藏自治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该比值表示西藏产业发展水平。选取解释变量金融发展规模(FIR)=西藏自治区货币资产(M2)/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金融结构(FSR)=(西藏自治区保险资产总额+西藏自治区股票资产总额)/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金融中介效率(SLR)=西藏自治区银行业贷款余额/西藏自治区银行业存款余额。运用1998-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对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在数据稳定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检验方式,包括对单位根、格兰杰因果等检验,首先是看不同变量间是否协整,然后再针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系数、金融结构再加上金融发展规模、金融中介效率这四个指标以及它们对应的一阶差分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拥有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只有生成相应的二阶差分变量才平稳。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同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规模、西藏自治区金融结构、西藏自治区金融中介效率之间至少存在一种协整关系。滞后3期时,西藏自治区金融中介效率和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规模是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结构不是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系数的原因。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金融支持西藏产业发展提出合适的对策建议。西藏自治区逐渐扩大金融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藏产业的发展,但却没有达到最大化的效果,而且还抑制了西藏自治区的金融发展。本文着重从扩大西藏的金融发展规模、提高西藏金融发展效率、完善西藏金融市场体系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畅通金融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保险业市场发展,促进证券市场发展,促进担保业发展。
总之,本文主要是对西藏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因为笔者是来自西藏的一名藏族学生,希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西藏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量,然而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加上自身知识的浅薄,文中存在不足之处;另外由于西藏数据的缺失和难获取性,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只选取了16年的样本数据,这对实证结果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