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朗普作为2016年的一匹黑马,凭借其在社交媒体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选,并在上任以后继续其“推特执政”,引发了公众对于自媒体的热烈讨论。实际上,从2008年奥巴马竞选开始,互联网就逐渐在美国大选中崭露头角。2016年各自媒体平台发展更为成熟,用户范围不断扩大,影响逐渐增强。两大政党候选人也积极将自媒体纳入竞选策略当中,展开了社交媒体上的拉锯战。但在热闹表象的背后,却是自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从而深刻影响着美国民众的政治参与。与过去的纸媒、广播等媒介不同,自媒体相较之下有着更低的门槛、更快的速度和更为便捷的沟通反馈渠道,聚集了大批普通民众。一方面,而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自媒体服务器,从蓝领工人到政治领袖都拥有自己的账号,这为改变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外迁、就业岗位流失加剧了中产阶级的不平衡感。精英与大众、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分歧增加,社会矛盾加速激化。这就导致社会情绪亟需一个突破口,两者共同奠定了自媒体在选举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自媒体随时随地的互动拉近选民与领袖的“虚拟距离”,提升了政治效能感;其特有的过滤泡和优化算法收窄了选民的信息获取渠道,形成了“信息茧房”推动观点的极化;经济压力之下的主流媒体也向娱乐化偏离,客观引导的功能被削弱——自媒体使得美国选民的政治参与也更加极化,他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但也因此变得更容易被煽动。政党为了赢得选票继续执政,自然也会适时调整自己的竞选策略。2016年大选中,两党候选人都积极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塑造不同定位与形象,博取民众的好感度。但两者的竞选策略不完全一样,对自媒体功能和话术的掌握也不尽相同,最后所取得的效果也大相近庭。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媒体出现后选举的侧重点也发生了改变,热度与人气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