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21世纪之交英语文学中的人象共同体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英语文学中的大象书写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内涵和主题都更为丰富、多元。本文选取美国作家凯蒂·佩恩的《大地寂雷》(1998)、拉尔夫·赫尔菲的《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1998),加拿大作家莎拉·格鲁恩的《大象的眼泪》(2006)以及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尼柯尔森的《大象詹妮与我》(2009)等四部21世纪之交的“大象”作品,主要从性别、等级和物种等方面,分别探讨父权制下女性与大象、马戏团演员和大象以及大自然中人与象之间的关系,挖掘其中蕴含的共同体思想。首先,考察作品中女性与大象的共同体内涵。女性和大象关系密切,不仅同处受压迫的地位,受到男性的“凝视”;为了摆脱压迫、颠覆男性霸权,二者又共同反抗,由此形成共同体关系。这体现出作家对男性主导地位的质疑和对女性、大象主体性的肯定,呈现出两性平等观和动物观。其次,探讨作品中马戏团演员与大象的共同体内涵。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和大象需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他们同处边缘地位,承受暴力、语言和行为等的规训。同时,他们形成反抗联盟,通过“逆视”等手段做出有力反击,颠覆了严格的等级关系。这体现了作者对马戏团中人人平等和关怀动物主体性的诉求。最后,聚焦于自然界中人与象的共同体内涵。在相关作品中,大象和人类一样有情感,具有共情性,也因为伤害而产生心理创伤。作品人物对大象的同情以及对大象创伤的描写实现了人与象的心理共振和精神共通,体现出人与象的共同体关系,展现了作家对于物种优越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物种平等的呼吁。总之,本论文以英语作品中的大象意象为切入点,主要考察多维的人象共同体关系,探讨作家表达的对两性之间、人际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关系的向往,藉此加深对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按2015年治疗指南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病房接受治疗的SD患者。分析经筛选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诊断为SD的患者,再次筛选出可能与SD预后有关联的单因素,如听力损失程度、听力下降类型、就诊时间、年龄、性别、住院时间、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生命的甘露》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为保护水资源,让学生形成和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本文分析的是由王涛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该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甘肃当地的缺水现状出发,围绕水资源的重要性与合理利用展开课堂讲解,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知识学习与自身生活体验的密切结合。教学目标定位准
在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狭义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被打破,先进的消费者会去引导企业创新和生产,甚至与企业共同致力于新价值的创造。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不再是隔离的,而是趋向于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更多的企业秉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再局限于仅依靠企业内部进行价值创新,而是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创意、技术、知识和资源的交流交换,充分利用内外部双重创新资源
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病率逐年升高,寻找生物标志物对AD进行早期的生物学诊断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序列为基础,探寻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在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目的是为研究临床扫描过程中计算方法和标记后延
2018年11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辽宁省沈阳市两家医院通过雇用无病老人假住院骗取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案件,这件事情在引发高度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医疗保险欺诈问题的深入思考。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社保机构、患者、定点医疗机构三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很容易会引发社会医疗保险欺诈行为。论文案例主要涉及定点医疗机构欺诈这其中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单独欺诈和医患合谋欺诈。社会医疗保
随着现在通信系统对容量要求的提升,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成为现在越来越热门的研究方向。非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码(Nonbinary Low Density Pari
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全球海域的生态环境、海洋基础生产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是责无旁贷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射了三颗太阳同步轨道海洋水色遥感卫星,海洋一号A星(HY-1A)和海洋一号B(HY-1B)星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发射入轨,并于2018年9月成功发射了海洋一号C星(HY-1C)。其中HY-1B在2015年才停止工作,其上搭载的主载荷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