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耐低氮、低温晚粳稻品种的筛选鉴定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提高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一直是育种工作者的目标。土壤中化肥含量和环境温度对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决定粮食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利用耐低氮、低温品种在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结合的试验方法,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综合评价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性品种对低氮和低温胁迫耐性,为品种筛选、耐性遗传研究及高产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低氮胁迫下,不同供试品种主要形态和产量性状有显著变化,但影响程度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以58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结合的方法,研究低氮胁迫下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根尖数、苗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分蘖数、有效穗数、单株干重等7个性状为有效的耐低氮能力筛选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一定耐低氮特性的常规晚粳稻品种浙粳88、浙粳59和祥糊13。2.低温胁迫下,分别在芽期和苗期对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芽期存活率和苗期枯死率为可靠的耐冷性鉴定指标。进一步从苗根长和根干重的变化,研究晚粳稻苗期的耐冷性。在10d的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发芽、成苗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处理的根尖数、根长、苗高、苗干重和根干重显著下降,根冠比显著提高。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对水稻材料的耐低温能力进行评价,筛选出嘉58和春江063为耐低温能力较强的晚粳稻品种,嘉33为耐低温能力较差的晚粳稻品种。
其他文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主要用于获取被测物体表面三维坐标信息,具有速度快、数据量大、精度高、自动连续测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文物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医疗、国防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