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树花是我国栽培和出口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而新鲜的灰树花子实体水分含量高,脆嫩,采摘后易失水,褐变及软化,严重影响了其贮存、运输及消费。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灰树花菌种选育、功能组分纯化和结构解析等方面,而关于灰树花子实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以新鲜的灰树花子实体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不同浓度异抗坏血酸(Erythorbic acid,EA)处理和异抗坏血酸结合打孔膜包装处理对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比灰树花子实体感官品质、显微结构、膜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壁主要成分及相关水解酶系活性等变化,初步探究了异抗坏血酸结合微孔包装处理减缓其采后品质劣变的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不同浓度的EA处理对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0.1%EA处理维持了灰树花子实体内较高的抗氧化酶系(SOD、CAT和POD)活性,其活性分别在贮藏第6、27和24 d达到最高,为298.40 U/mg protein、2857.74 U/mg protein和48.33 U/mg protein,延缓了失重率(<6.01%)、相对电导率(<45.79%)及丙二醛(MDA)含量(<4.17 nmol/g)的上升,通过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72.64 U/g)抑制了其褐变,并使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维持在5.78 mg/g和2.83 mg/g以上。(2)研究了打孔膜包装对异抗坏血酸(0.1%EA)处理后的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0.1%EA密封包装组在贮藏中后期出现了冷凝水积累,加速灰树花子实体品质劣变;0.1%EA+LP1组(孔径10 mm,孔数4)和0.1%EA+LP2组(孔径10 mm,孔数8)在贮藏期间易使子实体出现失水萎蔫和软腐等现象;而微孔包装(0.1%EA+MP2;孔径0.2 mm和孔数40)处理在散热和保湿的同时,有效延缓了其失重率和褐变度的增加(失重率和褐变度在贮藏期间分别低于4.30%和3.88),并维持了灰树花子实体较高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含量(水分、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高于90%、9.66 mg/g和3.25 mg/g),从而保持其良好的感官品质,表明异抗坏血酸结合微孔包装处理具有较好的减缓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劣变的作用。(3)分析了异抗坏血酸(0.1%EA)结合微孔包装(孔径0.2 mm,孔数40)减缓灰树花子实体采后品质劣变的可能机理。结果显示,异抗坏血酸结合微孔包装(0.1%EA+MP2)处理抑制了灰树花子实体的细胞壁相关水解酶系活性,使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水解酶、纤维素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别低于8.02 U/g、0.708 U/g、28.40 U/g和60.84 U/g,延缓了灰树花子实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和纤维素的降解速度,减弱了膜脂质过氧化的进程,维持了子实体的硬度(>25.45 g),并通过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68.13 U/g),抑制了子实体的褐变;外观和显微观察表明,异抗坏血酸结合微孔包装处理的灰树花子实体外观和显微结构变化速度减慢,感官新鲜度及微观下菌丝的网状结构保持时间较长,证实其有效延缓了子实体品质劣变的进程,延长了其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