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连铸板坯的冷凝过程由外至内逐渐冷却,由于中心温度高于边缘温度,使得一些低熔点和夹杂元素易在中心富集,形成偏析带。而电磁搅拌的应用在改善中心偏析的同时,常伴有白亮带的产生,造成局部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由于偏析和夹杂物的存在严重影响材料的性能,并容易在轧制过程中引起表面缺陷。因此,研究不锈钢板坯轧制过程中溶质的迁移规律,从而达到对冶金工艺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受到冶金工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论文结合不锈钢热轧、冷轧工艺,采用火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研究解析200mm厚连铸板坯溶质状态与分布规律;在研究成功微创分析用集合式冶金标准样品保证了信号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成功解析了3mm厚热轧板与lmm冷轧板溶质状态与分布规律。与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技术相结合,首次深入研究了不锈钢从200mm连铸板坯-3mm热轧板-lmm冷轧板在轧制过程中各溶质的分布与迁移、白亮带的形成与演化、夹杂演化等规律。1)在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上有一环状偏析带,此偏析带C、Si、Ti等元素为负偏析带,Ca、Al富集呈严重正偏析带,与低倍组织形貌中白亮带精确对应,由电磁搅拌所致。2)白亮带区铝系夹杂物总量较中部区域略多,且白亮带区Al-Ca夹杂比例略高,而中部区域Al-0夹杂比例略高;白亮带中A1系夹杂物小颗粒比例略大,而中部区域大颗粒略多。3)经热轧和冷轧工艺过程后,材料被挤压、变薄的同时,还伴随着偏析带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夹杂物的断裂、细化等,形成不连续的点状或带状偏析,传递到后续产品中;成分偏析的有所改善,但无法消除。4)从铸坯、热轧板到冷轧板,Al-Ca (Mg)夹杂物的比例降低,Al-O夹杂物的比例增加;同时,小颗粒夹杂物的比例大幅增加,大颗粒夹杂物的比例有所减少,Al系夹杂物的平均粒度依次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