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又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行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可明确诊断。根据发病机制分为三类,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占大多数。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时,由于反复发作的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可致神经功能失调,儿茶酚胺、内皮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我国多个地区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发病率为4%左右,且男性高于女性。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该疾病发病的中枢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目的:探讨电刺激岛叶皮层对大鼠呼吸运动的影响,从而对OSA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5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电刺激岛叶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0只;电刺激缰核组: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高频电刺激阻断缰核后电刺激岛叶组20只。首先应用同心圆电极刺激岛叶皮层、缰核,同时记录大鼠呼吸曲线、颏舌肌及膈肌肌电活动,每次连续描记1小时。电刺激岛叶出现呼吸暂停确定位置后,立即高频电(200Hz,0.08-0.1mA,0.3ms)刺激缰核30min,然后刺激岛叶皮层,同时记录大鼠呼吸曲线、颏舌肌及膈肌肌电活动。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应符合正态分布。1、电刺激岛叶组:由于大鼠出血、麻醉等原因死亡。因此记录Wistar大鼠21只刺激前后呼吸曲线及颏舌肌、膈肌肌电。其中实验组12例,刺激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呼吸暂停及不同程度的呼吸紊乱。呼吸频率较刺激前加快,呼吸幅度较刺激前加大。刺激前后二者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颏舌肌肌电活动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颏舌肌放电减少甚至消失,与刺激前相比,肌电幅度降低,并延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才恢复到刺激前水平。同时膈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肌电幅度明显升高,并延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才恢复刺激前水平。对照组大鼠9只,未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紊乱,刺激前后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无显著差异,颏舌肌及膈肌肌电无显著差异。2、电刺激缰核组:电刺激缰核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呼吸暂停及呼吸紊乱,颏舌肌肌电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颏舌肌放电减少甚至消失,与刺激前相比,肌电幅度降低,并延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才恢复到刺激前水平。同时膈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肌电幅度明显升高,并延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才恢复刺激前水平。3、应用200Hz高频电刺激缰核不能引起大鼠呼吸暂停,在高频电刺激缰核30min后电刺激岛叶皮层,大鼠呼吸紊乱程度较未高频电刺激缰核前程度减轻。结论:1、电刺激岛叶皮层可引起大鼠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呼吸紊乱及颏舌肌、膈肌肌电活动的改变。2、电刺激缰核可引起大鼠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呼吸紊乱及颏舌肌、膈肌肌电活动的改变。3、不同频率电刺激对大鼠呼吸运动影响不同,高频电刺激可能阻断缰核,从而阻断岛叶皮层信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