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从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11起,我国经济增长不如新常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迅速增加。但是我国产业结构演化仍然面临着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等情况。因此,本文展开产业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和动力,研究动力的作用机制和机理,为政策建议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化动力机制,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的生成、协调、传导、反馈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的构成。本文选择从需求结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政策五大动力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的构成。先对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的构成进行分析,因为分析动力系统是动力机制的基础,确定的动力机制构成:生成——协调——传导——反馈; 其次,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生成机制。基于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资本论和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分析了各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的生成过程,归纳各个动力的生成因素和生成路径; 第三,产业结构演化动力协调机制。基于资本论中的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各个动力生成因素的影响因素和本身的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总结,之后再总结各个动力之间通过生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四,产业结构演化动力传导机制。基于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消费者理论、国际生产要素移动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角度解释产业结构演化产业结构演化动力传导机制。这里的传导机制包括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 第五,产业结构演化动力反馈机制。基于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国际生产要素移动理论,从产业结构演化的表现上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动力的反馈机制。这里的反馈机制包括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 第六、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仿真分析。这一部分首先根据前文的内容绘制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之后计算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讨论某一动力调整对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 第七、产业结构演化动力评价。首先运用扩展的DEA评价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的现状,之后针对动力存在的问题,对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结果进行选取,并进行评价,选择动力的最佳投入比率。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的产生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对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在我国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进行动力系统仿真和动力机制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的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