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以及外汇储备规模快速膨胀等因素影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自身问题不断、危机此起彼伏,经济增长乏力,为了博取政治选票,他们的政客们开始想尽办法,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在不同的场合都传达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意愿。在这样的内外背景下,人民币“被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基调转换频繁,时而宽松,时而紧缩,通货膨胀如幽灵般笼罩着我国经济。于是乎,在我国学术界就兴起了两种有关通货膨胀的讨论:一是,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系货币超发引起;二是,人民币大幅升值、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对抑制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明显效果。上述观点有没有科学依据、能不能得到实证的支持?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和货币超发对我国的通货膨胀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曾经和我国有着类似情况的日本,当年所采取的错误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日本经济十余年停滞不前的后果对我国有着什么样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的今天,我国相关职能部门怎样才能同时利用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来预防、治理通货膨胀?为了一一解答上述疑问,本文首先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之后对我国名义有效汇率、货币超发和物价水平变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在紧接着进行的实证研究这一章中,选取LNEER、VNEER、LMGDP和LCPI四个变量,基于1996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月度数据,利用EGARCH、VAR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发现货币超发是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但非主要;人民币升值、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对抑制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效,但效果有限。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并参考曾经和我国有着相似情况的日本的教训对我国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