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学界、政界的热烈讨论和争议,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城市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许多产业如工业、建筑业、轻工业、服务业等异军突起,城市成了各个阶层聚财的基地。而作为从农民阶层分层出来的流动农民工成为城郊、城市不可缺少的产业补充力量。随之,农民工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引起了民间、政府、企业等主体对他们不同的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流动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农民工流动影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秩序、影响了城市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大的服务效能等等看法。随后处于各种原因和背景,各级政府(国务院、国务院直属相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针对农民工大批流动引起的“民工潮”问题颁布了许多政策、文件、规范,其特点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允许流动阶段到此时由于农民流动引起城市诸多问题的现状,又开始调整其政策规范,进入了限制流动阶段(以政府出台的政策文本限制性规范较多为特点)。后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城市出现了民工荒问题,政府随之认为限制也会引发好多负效应,认为应该从城市容纳农民工就业的基本包容空间为依据,出台了从限制性规范到允许有序流动规范的阶段,其特征是(以城市各种产业基本容纳农民工人数的大致空间为根据,从国务院、各部位、各省市、直辖市出台了允许并基本鼓励流动的政策规范,同时也出台了保障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的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相关棘手问题的保障性规范。由此农民工流动从1978年到1992年到2005年几次政策调整规范之后,农民工流动问题终于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认同,但是农民工由于自身受教育和资本积累不够等诸因素的影响,使农民工在城市流动成为一种暂时、局部的过程,他们的人身保障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入学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待遇的问题、工伤保险问题、失业保险问题都没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特别是随着房价的剧烈上涨,他们在城市的居住问题始终成了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国家始终没出台一部保障农民工在城市购买住房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经济适用房等等形式的优惠待遇,也没出台类似的指令性保障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农民工的城市居住问题始终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他们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如:工棚、城中村等,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基于以上理念,本论文从城市空间分异的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以宏观层面到中观层面再到个案微观剖析;梳理了城市空间分异的状态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制约因素,从城市空间分异的概念界定、相关疑难问题、农民工自身解决居住问题的能力不足、政府体制影响农民工居住问题的客体要素、城市已有的居住空间格局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客体要素、社会收入不同阶层与农民工收入问题影响其城市融入的问题等等。并以国内外解决城市空间分异制约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成功案例,从政策体制、自身要素、社会资本等方面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路径,给解决我国城市空间分异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以新的昭示作用。在此基础上,把我国城市空间分异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作为主线,通过陕西省西安市农民工流动圈为调查、访谈结合的实验基地,并作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获取了第一手城市空间分异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资料,调查的对象有产业工人、个体小商户、季节性务工人员、女性农民工等。通过访谈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在城市空间分异下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诸多影响因子,在分析这些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城市空间分异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力图为清除政府体制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