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豆科植物固氮作用及其对群落的影响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高寒草甸上研究的比较少。本实验选取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四种常见的豆科植物,多枝黄芪(Astragalus polycladus)、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研究了四种单株豆科植物固氮能力的大小;同时我们还研究了群落内去除豆科植物后群落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单株豆科植物的实验里,四种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作用向土壤释放氮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多枝黄芪向土壤释放氮的能力最强,其次为甘肃棘豆、米口袋和花苜蓿。2)单株豆科植物的周围土壤全氮的分布式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5-10cm、10-15cm),且差异显著。3)单株豆科植物周围土壤平均含氮量与其自身的地上生物量成正相关关系,甘肃棘豆的拟合度最高(R2=0.9362)。通过线性模型的推测,苜蓿的固氮能力最强,其次为米口袋、甘肃棘豆和多枝黄芪。4)去除豆科植物功能团的实验里:群落里的全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总的地上生物量的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分析功能团生物量时发现,禾本科的生物量高于对照样方的重量,且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莎草科的生物量低于对照样方,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杂草的生物量高于对照样方里的生物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
目的:了解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用彩超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8年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各60例,分别设
目的:研究水痘疫苗预防小儿患水痘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幼儿园儿童300例,接受水痘疫苗预防儿童有150例,未接受水痘疫苗儿童有150例,所有儿童水痘发生情况及水痘保护率对比.结果
目的:分析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开展本次关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产妇作为案例
目的:探讨医护责任制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精神障碍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试验组实施医护责任制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