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宾市华侨农场是广西众多华侨农场之一,其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和多元文化构成的社区。在这个特殊的社区里,曾生活着来自十三个不同侨居国的归侨,在归国后近五十年与当地人的生活互动过程中,归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归属感。本文基于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以来宾市华侨农场里归侨的归属感为研究对象,采用族群认同和互动、归属感等相关理论,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常用的田野调查法、参与观察法、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归侨归属感的形成、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归侨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归侨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增强归侨的归属感需要各方努力。通过对归侨与当地归属认同情况的分析,一方面可丰富我国对于归侨安置工作的认识,对集中安置过程中的出现问题进行反思;另一方面,通过对来宾华侨农场那些既处于边缘又属于“弱势群体”归侨的研究,为今后农场的改革与后续发展,以及在新时期的转型提出有益探讨和参考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