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养猪收入更是我国农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猪肉市场供需不稳定,猪肉价格受供需影响也呈现波动。
我国猪肉市场的两大区域猪肉价格波动情况来分析:(1)主销区猪肉价格高于主产区,价差在不断缩小,全国正在逐步形成统一的大市场;(2)猪肉主销区价格波动大于产区;(3)主产区、主销区及全国猪肉市场波动趋势接近。
本文通过直接法即计算环比增长率作为经济波动的指标,观察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并且利用剩余法对我国猪肉价格进行循环波动测定,即剔除长期趋势和随机波动后得到循环波动增减比率,以此为指标,寻找环比率的波峰和波谷来具体研究我国猪肉价格波动规律。从长期波动来看,1985年以前的计划经济,使得猪肉价格偏离猪肉市场力量决定的价格比较远,猪肉市场供小于求,在猪肉价格放开以后,过多的需求拉动猪肉价格开始上扬,1996年猪肉价格的上涨达到了峰值,之后猪肉价格的循环增长率开始回落。从短期波动具体分析,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受到了国家宏观调控制、消费习惯、生产成本、收入和替代品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表现出一定规律的波动。
文章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猪肉市场缺乏科学系统的价格预测机制,猪肉生产者预测不准确,导致了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猪肉储备困难,使得通过储备来平抑波动受到限制,又加剧了价格波动。微观层面来看,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与需求层面的影响因素,从回归结果来看,投入品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大,其中,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最大,几次回归结果都达到了0.5以上,仔猪弹性系数达到了0.35以上,仅次于玉米。预期价格对猪肉价格的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弱,弹性系数在0.1以下。替代品和收入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近几年内,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难以预见有显著性改进,而抗波动能力在近期也很难有显著提高。因此,国内猪肉价格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频繁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