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疏肝解郁化积”为法,组方“疏肝解郁化积方”干预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综合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对中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综合征提供更多方法。方法于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东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西药组:给予口服百优解20mg/日;中药组:给予“疏肝解郁化积方”,中药水煎服,日一剂;两组均持续6周治疗,于治疗前后采集临床数据。观察所有入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西药组经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56.67%,中药组总体有效率为63.3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后HAMD积分比较,经t检验,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患者HAMD积分上,二者无显著差异。3、治疗前后SERS积分比较,经t检验,中药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SERS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较西药组在治疗中具有较低的治疗副作用。4、治疗前QLQ-C30整体生活质量、症状量表、功能领域各维度得分与参考值比较显示提示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在各维度使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疼痛、恶心呕吐、疲乏及情绪功能领域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领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西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失眠、腹泻、恶心呕吐及情绪功能领域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领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7。表明中药组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组。并具有较低的副作用。结论中药组与西药组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综合征的总体临床疗效及改善HAMD积分上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在改善患者QLQ-C30积分上优于西药组,中药组较西药组在治疗中具有较低的治疗副作用。以“疏肝解郁化积”法组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为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综合征提供了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